晚泊孤舟欲借眠,双林秋色净堪怜。
归猿洞照千岩月,夹水山开一线天。
斗转夜寒仙院外,尊移风动佛灯前。
乱鸡何处醒吾酒,忽见窗间杂曙烟。
晚泊孤舟欲借眠,双林秋色净堪怜。
归猿洞照千岩月,夹水山开一线天。
斗转夜寒仙院外,尊移风动佛灯前。
乱鸡何处醒吾酒,忽见窗间杂曙烟。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停泊在孤舟上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林间的清幽与宁静。首联“晚泊孤舟欲借眠,双林秋色净堪怜”中,“晚泊”二字点明时间与地点,孤舟独泊,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双林秋色净堪怜”则通过描绘秋日林间的纯净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怜惜之情。
颔联“归猿洞照千岩月,夹水山开一线天”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归猿洞中的月光映照着千岩万壑,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自然景观;“夹水山开一线天”则描绘了一条狭窄的天际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一道风景线,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颈联“斗转夜寒仙院外,尊移风动佛灯前”将视角转向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斗转星移,夜寒袭人,仙院之外的寂静与庄严;尊移风动,佛灯前的宁静与祥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尾联“乱鸡何处醒吾酒,忽见窗间杂曙烟”以“乱鸡”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出了诗人饮酒后的微醺状态,以及对黎明前朦胧烟雾的意外发现,既增添了生活情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