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茶花》
《红茶花》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景物诗人见即誇,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óngcháhuā
táng / kōng

jǐngshīrénjiànkuāliángāoyùnshuōhóngchá

dānwǎngyòngsānchūnkāifāngzhīshìhuā

注释
景物:景色、景致。
见即誇:见到就赞美。
岂怜:哪里会去怜惜或欣赏。
高韵:高雅的格调或韵味。
红茶:这里代指红茶的雅致。
牡丹:一种花卉,被誉为花中之王。
枉用:白白使用,徒劳。
三春力:春天的三个月时光,象征生机和活力。
开得:开花的时候。
方知:才知道。
不是花:并非真正的花朵,这里可能指红茶并非诗人真正欣赏的对象。
翻译
诗人见到美景就会大加赞赏,哪里只是欣赏红茶的高雅韵味。
牡丹白白耗费了整个春天的力量,开放后才知道它并非真正的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红茶花》。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以景物描写为主,融入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首句“景物诗人见即誇”表明诗人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象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赞美之词。这是一种文学夸张手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深切感受。

接着“岂怜高韵说红茶”一句,则将视角转向特定的景物——红茶花。这里,“岂怜”表达了一种惊叹之情,似乎在问:难道不是因为对高雅韵味的珍爱,所以才特别提及这红茶花吗?“说红茶”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包含了诗人对此物独特韵味的赞赏。

第三句“牡丹枉用三春力”中,“牡丹”代指牡丹花,这里借牡丹之名,隐喻那些过度修饰或炫耀的事物。诗人通过牡丹“枉用三春力”,即过多地耗费了春天的精力来开花结果,暗示了一种过犹不及的哲理。

最后一句“开得方知不是花”则是对前述景象和物象的一种超然体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那些被过度修饰或炫耀的事物达到顶峰时,我们才真正认识到,它们其实并非我们所追求的真实之花。这既可以理解为对自然本真的赞美,也可视作诗人对于虚华世界的一种批判。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司空图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且也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象,触及哲理层面的诗意境界。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二十九风角第二

吾攻彼,审令看风情。

令不顺方兵莫击,风如顺我必攻城,降虏出前迎。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一风角第二

敌居所,风起自他方。

便有精兵宜固守,若言举动祸之殃,实语莫猜量。

(0)

兵要望江南·其八委任第一

为将帅,筮卜识机缘。

更用一人高术士,精通占候要知言,凶吉预闻先。

(0)

临终前月馀作隐语

许下无言夺少年,震而不雨月当弦。

风涛渭逆艅艎没,从此无舟济大川。

(0)

韦曲

韦曲城南锦作堆,千金不惜买花栽。

谁知贵戚多羁束,落尽春红不看来。

(0)

十二时歌·其十二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

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

土榻床,破芦□,老榆木枕全无被。

尊香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