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陵竹枝二首·其二》
《西陵竹枝二首·其二》全文
清 / 王士桢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押[齐]韵

峡州三月橹声齐,扣拍哀歌高复低。

十二碚边初起汕,日斜远过下牢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

首句“峡州三月橹声齐”,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中。三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江面上舟船穿梭,橹声齐鸣,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水上图景。这里的“橹声齐”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和谐统一,也暗示着人们共同劳作、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接着,“扣拍哀歌高复低”,诗人通过听觉的角度进一步丰富画面。在悠长的江面上,人们唱起了哀怨的歌曲,歌声时而高昂,时而低沉,与江水的流动、船只的航行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动人心魄的旋律。这种哀歌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感叹,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十二碚边初起汕”,“碚”指的是三峡地区特有的岩石地貌,这里以“十二碚”形容其众多与壮观。随着船只的前行,诗人注意到岸边的岩石开始逐渐显现,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旅途中的细微变化的敏感捕捉,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日斜远过下牢溪”,日落时分,船只继续前行,最终驶过了下牢溪。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程的不断延伸。下牢溪作为三峡的一部分,其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生活情境以及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壮丽的山水之美,又蕴含了深邃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士桢
朝代:清   字:子真   号:阮亭   籍贯:又号渔洋山   生辰:1634—1711

王士桢一般指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猜你喜欢

蒲剑

绿艾为旗恰一军,休将拜竹笑殷勤。

较他示辱刘明府,更有威风胜十分。

(0)

台湾八景

日脚红彝垒,烟中唤渡声。

一钩新月浅,几幅淡帆轻。

岸阔天迟暝,风微浪不生。

渔樵争去路,总是画图情。

(0)

中春雨后元棫岗学博共游鸿指园·其一

别墅蓬瀛胜,招携试一临。

径幽迷屐齿,花艳覆春阴。

树石藤萝古,楼台烟雨深。

到来真浩旷,吾亦爱山林。

(0)

台阳八景

鹿耳连帆荡碧空,鲲身集网水瀜瀜。

鲫潭霁月风清丽,雁塞烟霏气郁葱。

赤嵌高凌夕照紫,金鸡遥映晓霞红。

香洋春耨观成后,旗尾秋蒐入望雄。

(0)

次邀陈迂谷山长程守山司马同游剑潭韵

蛇幻残碑纪,龙光古剑腾。

谈心诗酒客,合掌水云僧。

树老空胸腹,山重露脊棱。

小留枫径坐,俗虑尽渊澄。

(0)

留别

数月谈心对酒时,家书频寄促归期。

宗亲劝驾诚难舍,社友攀辕不忍离。

回顾故□人尽乐,沉思祖国我含悲。

从兹挥手鹭门去,待到来年会未迟。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