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郭到邱中,旧路犹然一线通。
鹤化不知丹灶冷,灵光常照碧池空。
群公自是香山老,太史何惭司马翁。
授简独惭诗未就,片云头上雨濛濛。
行行出郭到邱中,旧路犹然一线通。
鹤化不知丹灶冷,灵光常照碧池空。
群公自是香山老,太史何惭司马翁。
授简独惭诗未就,片云头上雨濛濛。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一同游览浮邱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人物的追思。首联“行行出郭到邱中,旧路犹然一线通”以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从城郭出发,进入山林的过程,暗示了道路虽古老却依然通达,引人遐想。颔联“鹤化不知丹灶冷,灵光常照碧池空”运用了鹤化仙去、丹灶冷寂的典故,以及碧池上空的灵光常在,表达了对过往仙人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
颈联“群公自是香山老,太史何惭司马翁”则通过引用“香山老”和“司马翁”的典故,将自己与古代文人相比较,流露出一种谦逊而又自信的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古代文人风骨的敬仰。尾联“授简独惭诗未就,片云头上雨濛濛”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自己虽然未能写出满意的诗句,但面对自然美景时,心中仍充满感慨与诗意,最后一句以雨天景象作结,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与对自然的依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
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
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欵乃。
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
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
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
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万载。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