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今佛法,百倍胜儒绅。
达磨重初祖,观音再化身。
此心元是道,何物不为尘。
毂觫齐王眼,焉知一角麟。
中兴今佛法,百倍胜儒绅。
达磨重初祖,观音再化身。
此心元是道,何物不为尘。
毂觫齐王眼,焉知一角麟。
此诗表现了作者对佛法的崇尚与信仰,认为佛法在当时社会中的普及和重要性远超过儒家学说。达摩是佛教六祖之一,被尊为禅宗的重要祖师;观音则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能化身多种形象来救度众生。
"此心元是道,何物不为尘"一句,表明了作者认为心性本体就是达到道的根本,而万物皆归于尘土,这里可能隐含着对世间纷争和物欲的超脱与看破。最后两句则借用了古代稀有珍奇之物来比喻难以寻觅的人才或真理,强调其稀缺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佛教的意象和哲学,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多元并存、思想交织的特点。
莫叹三山隔五云,建昌境好说纷纷。
虽然尚作贫才子,犹免潜呼老使君。
远逐朱轮输雁阵,闲亲画舸羡鸥群。
棠郊独恨分携后,高论何时得再闻。
恰秋光四十,箕斗外、月初弦。
笑浅濑平芜,寒城小市,掌许山川。
半生梦魂不到,与君侯、岁岁此周旋。
鞍马空销髀肉,兜牟未换貂蝉。人生天地两仪间。
须住百馀年。数重卦三三,后天八八,来日千千。
面前路头尽阔,放规模、运量十分宽。
官职终还分定,儿孙也靠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