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影》
《梅影》全文
明 / 释今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独坐三更对纸屏,渐移疏影立中庭。

蓦惊水墨图皑壁,忽讶寒云渡远汀。

灯下岂能藏瘦骨,风前谁与辨真形。

因思此夕罗浮梦,月落空林正欲醒。

(0)
鉴赏

这首《梅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中梅花在纸屏上的投影,以及诗人对这投影的深切感受。首句“独坐三更对纸屏”,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在深夜里凝视着纸屏,暗示了内心的深沉与思考。接着,“渐移疏影立中庭”一句,通过“疏影”的动态变化,展现了梅花在月光下的轻盈姿态,仿佛从纸屏中走出,站立于庭院之中,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蓦惊水墨图皑壁,忽讶寒云渡远汀。”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梅影的神秘与美丽。梅影如同一幅水墨画,映照在皑皑的墙壁上,又似寒云穿越远方的汀洲,既表现了梅影的清冷高洁,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水墨图”和“寒云”都是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巧妙引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灯下岂能藏瘦骨,风前谁与辨真形。”这两句则转向对梅本身的描写,通过“瘦骨”和“真形”的对比,突出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格和自然之美。即使在昏暗的灯光下,也无法完全隐藏梅花的骨气;而在风前,也只有真正的梅花才能保持其本色不变。这里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外在美,更强调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

最后,“因思此夕罗浮梦,月落空林正欲醒。”诗人由眼前的梅影联想到梦境中的罗浮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随着月亮落下,森林变得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一夜的美景而沉醉。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梅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梅花在月夜中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崇尚之情。

作者介绍

释今普
朝代:明

今普,字愿海。广州人。俗姓朱。求天然老人出世受具,入侍丈室,充丹霞化主,后归终雷峰。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三。
猜你喜欢

寿岳丈海月赵翁八秩又一二首·其一

趺坐忘言道气深,清风明月照虚襟。

肯寻丹灶延年药,独抱青莲不染心。

世上蜩螗喧可厌,云中鸡犬静闻音。

丈人兴寄谁能会?知在梅花四百岑。

(0)

孟夏三原县李园赏芍药

芳郊结驷踏平沙,载酒名园览物华。

拂座薰风徐度曲,入帘明月故窥花。

梁尘夜动双飞燕,箫鼓声连一部蛙。

信有馀闲兼吏隐,醉归衣袖染红霞。

(0)

过襄阳怀庞公孟子

襄阳耆旧落荒邱,孟子庞公未易求。

已羡诗篇凌鲍谢,更闻踪迹似巢由。

高名不逐春云散,往事空随汉水流。

借问豪华冠盖里,何如双隐鹿门幽。

(0)

散愁诗

云梦盘胸岂解悲,静看春物总嬉嬉。

夭桃向日争舒笑,新柳摇烟亦殿眉。

万里风云非草莽,四方弧矢是男儿。

听莺走马随行乐,日日邮亭进百卮。

(0)

紫烟夜思

楼头搔首夜凄凄,下界消声翠霭迷。

九月露寒频警鹤,三更潮到已鸣鸡。

坐来华月催新句,行处名山忆旧题。

惆怅平生诗思苦,梦魂长绕浣花溪。

(0)

春夜闻鹃

哀歌中夜叩刀环,又听鹃声落枕间。

野鸟亦知归去好,宦游曾见几人还?

搔残两鬓愁如海,啼罢三更月满山。

惆怅劳劳将半百,朝来徒羡片云闲。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