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夜闻鹃》
《春夜闻鹃》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哀歌中夜叩刀环,又听鹃声落枕间。

野鸟亦知归去好,宦游曾见几人还?

搔残两鬓愁如海,啼罢三更月满山。

惆怅劳劳将半百,朝来徒羡片云闲。

(0)
鉴赏

这首《春夜闻鹃》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听到杜鹃啼鸣时的复杂心情与感慨。诗中的“哀歌中夜叩刀环”一句,以深夜的哀歌和敲击刀环的声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又听鹃声落枕间”,进一步强调了杜鹃啼鸣的频繁与持续,仿佛它成为了诗人难以摆脱的伴侣,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触动他内心深处的忧伤。接着,“野鸟亦知归去好”一句,通过对比野鸟的自由与归宿,反衬出诗人对自由与归家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宦游曾见几人还?”这一问句,直指诗人的身世与命运,表达了对过往岁月中众多旅人未能归家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未来能否归家的疑问与忧虑。

“搔残两鬓愁如海,啼罢三更月满山。”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面对无尽愁绪时的无助与疲惫,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搔头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而“愁如海”则夸张地形容了愁绪的深广与沉重。三更时分,月光洒满山峦,既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凄清,也象征着诗人孤独与寂寞的心境。

最后,“惆怅劳劳将半百,朝来徒羡片云闲。”这两句总结了诗人的整体心境,表达了对年华易逝、功名未就的深深遗憾,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其中,“将半百”意味着诗人已步入中年,而“朝来徒羡片云闲”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妥协。

综上所述,《春夜闻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杜鹃啼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自由与归宿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过西洞庭徐氏

早从胥口望巃嵷,舟入青溪曲曲通。

一片湖山归手内,万家烟火隔云中。

范公忧莫关廊庙,楚客音还爱土风。

林屋有田吾欲老,岂因一水限西东。

(0)

送王懋伦佥事之蜀

君不见唐永贞、宋熙宁,国权盗弄威恣行。

扶奸党秽摈异己,蛮荒瘴徼多公卿。

又不见唐元和、宋元祐,天开公道明如昼。

海滨沦落皆来归,群小仓皇侣蛇狖。

人生行止岂偶然,宵人纷纷空作奸。

当时只诧鬼谋秘,今日那知天道还。

送君此语君应笑,剑阁峨眉好登眺。

(0)

寄陈一夔

云昏月黑雨涔涔,不见来船识语音。

深夜张灯仍唤酒,未明捩柁又分襟。

浮生聚散鸿留迹,过眼功名铁作心。

南旺湖边分手处,怀君回首一高吟。

(0)

八月十六夜匏庵携酒过宜晚轩·其一

新开竹径贮秋多,携酒烦公每见过。

月出未高公已去,夜深其奈月明何。

(0)

白髭叹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茎。

当时初见之,妻子殊为惊。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

朝来明镜中,对之不复嗟。

人生天地间,老去会不免。

犹胜严终辈,终身不得见。

(0)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十鹿鸣宴

京城人马簇如烟,秋榜何人看独先。

折桂也应怀此日,插花那复似当年。

网罗麟凤东南尽,坐应奎星上下联。

记得画堂东畔席,和家衣钵定谁传。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