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竹径贮秋多,携酒烦公每见过。
月出未高公已去,夜深其奈月明何。
新开竹径贮秋多,携酒烦公每见过。
月出未高公已去,夜深其奈月明何。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月光洒满竹径的静谧之美。诗人王鏊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交融。
首句“新开竹径贮秋多”,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新辟的竹径在秋天显得格外清新,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美好的体验。接着,“携酒烦公每见过”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来访的期待与喜悦,每一次相聚都因酒而更加亲密,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月出未高公已去”,描述了月升之时,朋友却已离去的情景,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不舍。然而,最后一句“夜深其奈月明何”以反问的形式,巧妙地将情感推向高潮,即使朋友不在身边,但那明亮的月光仿佛能替代友人的陪伴,给予心灵温暖与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自然之美的永恒。
往哲有清言,晋人未为达。
此身皆假合,既散安用鍤。
大音不在弦,琴亦安所设。
当时逃酒徒,往往畏侵及。
豁哉桴海时,风涛任兴息。
玉东西,歌宛转。
未做苦离调。
著上征衫,字字是愁抱。
月寒鬓影刁萧,舵楼开缆,记柳暗、乳鸦啼晓。
短亭草。
还是绿与春归,罗屏梦空好。
燕语难凭,憔悴未渠了。
可能妒柳羞花,起来浑懒,便瘦也、教春知道。
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
一些珠露,阿谁运倒稻花头。
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合蕊,滴破玉池秋。
万籁风初起,明月一沙鸥。
紫河车,乘赤凤,入琼楼。
谓之玉汞,与铅与土正相投。
五气三花聚顶,吹着自然真火,炼得似红榴。
十月胎仙出,雷电送金虬。
金丹大药人人有。
要须是、心传口授。
一片白龙肝,一盏醍醐酒。
只为离无寻坎有。
移却南宸回北斗。
好笑。
见金翁姹女,两个厮斗。
些儿铅汞调匀,观汉月海潮,抽添火候。
一箭透三关,方表神仙手。
兔子方来乌处住,龟儿便把蛇吞了。
知否,那两个钟吕,是吾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