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郊结驷踏平沙,载酒名园览物华。
拂座薰风徐度曲,入帘明月故窥花。
梁尘夜动双飞燕,箫鼓声连一部蛙。
信有馀闲兼吏隐,醉归衣袖染红霞。
芳郊结驷踏平沙,载酒名园览物华。
拂座薰风徐度曲,入帘明月故窥花。
梁尘夜动双飞燕,箫鼓声连一部蛙。
信有馀闲兼吏隐,醉归衣袖染红霞。
这首诗描绘了孟夏时节在三原县李园赏芍药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句“芳郊结驷踏平沙”,以“芳郊”点出赏花之地的美丽,而“结驷”则形象地描绘了游人乘坐车辆前来赏花的热闹场面,平沙则暗示了开阔的视野和宁静的环境。接着“载酒名园览物华”一句,将赏花活动与饮酒结合,增添了诗的雅趣和生活气息。
“拂座薰风徐度曲,入帘明月故窥花”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微风、明月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界的景象更加生动有趣。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明月透过窗帘,似乎特意来欣赏花朵,营造了一种和谐、静谧的氛围。
“梁尘夜动双飞燕,箫鼓声连一部蛙”描绘了夜晚的场景,燕子在空中飞舞,尘埃在夜风中轻轻摇动,而远处传来的箫鼓声与蛙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最后,“信有馀闲兼吏隐,醉归衣袖染红霞”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在忙碌的官场之余,还能享受自然之乐,醉归时衣袖沾染着晚霞的色彩,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肯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畲。
列骑低残月,鸣茄度碧虚。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
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
肸蠁巫言报,精诚礼物余。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
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
至道无名,至人长生。爰观绘事,以挹真形。
方口渥丹,浓眉刷青。松姿本秀,鹤质自轻。
道德神仙,内蕴心灵。红肌丝发,外彰华精。
色如含芳,貌若和光。胚浑造化,含吐阴阳。
吾闻安期,隐见不常。或在世间,或游上苍。
猗欤真人,得非后身。写此仙骨,久而不磷。
皎皎明眸,瞭然如新。蔼蔼童颜,的然如春。
金石可并,丹青不泯。通天台上,有见常人。
俗士观瞻,方悟幽尘。君子图之,敬兮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