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翻鼓罢,庭树晚风愁。
破隙华星大,当檐素月流。
滩声侵夜急,江雾入城浮。
此夕天涯客,何心倚戍楼。
城头翻鼓罢,庭树晚风愁。
破隙华星大,当檐素月流。
滩声侵夜急,江雾入城浮。
此夕天涯客,何心倚戍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景的画面,抒发了边塞将士对远方家国的思念之情。
"城头翻鼓罢,庭树晚风愁。"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情感基调,城头的战鼓停止了敲击,庭院里的树木在晚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忧郁的情境。
"破隙华星大,当檐素月流。" 这两句描写夜空中的明亮星辉和如同流水般的清澈月光,通过对比衬托出边塞之夜的寂静与美丽。
"滩声侵夜急,江雾入城浮。" 这两句则转换了景象,从天空望向地面,描绘出了江水激流而过的声音和如同迷雾般弥漫在城中的江雾,增添了一种动态感。
"此夕天涯客,何心倚戍楼。"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远方的旅者,在这样一个夜晚,对于家国的思念之情犹如心中所倚靠的城楼一般坚定而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边塞将士孤独守望、思乡怀远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
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
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
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修行颂》【唐·慧能】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kk2NV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