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渔阳路,南风几日程。
客毡春草色,僧寺晚钟声。
山认盘龙状,州传种玉名。
关西旧衣钵,留取付诸生。
东郭渔阳路,南风几日程。
客毡春草色,僧寺晚钟声。
山认盘龙状,州传种玉名。
关西旧衣钵,留取付诸生。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杨文绅前往玉田司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东郭渔阳路”,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东郭即城东门外,渔阳则为地名,营造出送别时的特定场景。接着“南风几日程”,以南风为引子,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时间的漫长,预示着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客毡春草色”一句,将友人比作远行的客人,以春草的绿意盎然象征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僧寺晚钟声”,以寺庙中的晚钟声作为背景音符,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庄严,同时也寓意着对友人精神世界的关怀与寄托。
“山认盘龙状,州传种玉名”,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典故,山形如盘龙,州名因传说中种植美玉而闻名,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友人品德与才华的赞誉。最后,“关西旧衣钵,留取付诸生”,表达了对友人传承知识、培养后学的期许,体现了深厚的师道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壮丽与哀愁,更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风骨。
花倦惊声,飞共雨肥芳草。
一段轻烟,阑截澹白山头,微青树杪。
斗红香冷,空教杨柳生愁,点点雪花飞不起,都付与东流,春去知多少。
怀抱。何事当年,花闲柳伴,追欢买笑。
萦得柳暗,浓愁花堆烦恼。
春归人远,更有无限关心,残更不寄青楼梦,醒眼醉孤灯,此恨和谁道。
黄菊擎霜,紫萸带雨,年华又早重阳。
风喧病叶,夜来声满书窗。
晓看日放些儿影,渐云收、青吐山光。
为怜戏马应弦,还忆穿杨。芒鞋竹杖荷裳。
快扳萝扪壁,峻岭崇冈。纵目流观,平沙雁落长行。
糗糕菊酒迎凉脯,且鲸吞、沉醉何妨。
尽幽闲,佩萸力健,落帽人狂。
金台游倦初回,兰舟南望遥天表。
千尺征帆,两堤断岸,归心萦绕。
波漾轻鲦,岸驱野犊,断烟风袅。
问故乡何处,杂花满树,此日莺飞多少。
猛听城头芦管,见皓月、一钩犹小。
工愁善恨,装酸捻冷,何时方了。
欸乃数声,晚鸦几点,惊飞林杪。
且叵罗笑把,樗蒲醉掷任他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