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子到京舍,故人消息传。
钓鱼吹台下,筑室黄河边。
插架馀千帙,倾囊有一钱。
古来贤达者,往往在林泉。
行子到京舍,故人消息传。
钓鱼吹台下,筑室黄河边。
插架馀千帙,倾囊有一钱。
古来贤达者,往往在林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旅之人到达京城后,思念故人的场景。通过“钓鱼吹台下,筑室黄河边”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象征人物的情感状态,仿佛行子的心如同那远离尘嚣的钓鱼之地,又如黄河边的居所,远离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寄托。
“插架馀千帙,倾囊有一钱”则展现了行子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对比。书架上堆满了千卷书籍,象征着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追求;而囊中仅有的一枚铜钱,则暗示了生活的清贫。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行子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物质的淡泊,也暗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古来贤达者,往往在林泉”一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贤士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行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在自然与宁静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子在旅途中的情感波动、对知识的渴求、对物质的淡泊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竞渡复竞渡,波光浩渺渺。
潮头如马来,舟子疾于鸟。
轻舠迅楫斗缤纷,伊谁从之楚灵均。
江深海阔安得济,鼍抃鲸吞愁杀人。
苍天不照烈士苦,日暮洞庭闻击鼓。
九辨谁招梦泽魂,一杯枉酹荆南土。
竞渡兮来归,湖上兮依依。
棹歌齐发泪沾衣,宝笙瑶瑟清且哀。
四望踯躅悲又悲,安能遇君与君携。
采采山木,凌虚上征。松桧干云,幽隐乍明。
下有饮涧之群猱,上有鸣鸟之嘤嘤。
短柯一振山谷应,豕鹿辟易豺貙惊。
吾闻仲夏斩阴木,百草黄落秋令行。
先刊菑翳后朴樕,钜材养之待栋楹。
城中贵薪若贵桂,两肩取足何求赢。
从来贤达适志耳,岂山而樵惟董生。
劳形不殊抱瓮叟,食力亦有孺子耕。
嗟哉樵隐有至理,机事未忘安可评。
杨将军,才且武,作镇边城勇貔虎。
海波㵿溔南风生,日夜登陴按楼橹。
扬兵耀武天欲倾,惊雷破山震鼙鼓。
震鼙鼓,县旆旌,纪律肃,步伍精。
止如山峙,来如风行。战无前阵,攻无坚城。
倭夷远窜海道平,坐令四野无交兵。
黎民久安堵,不见寇盗惊。杨将军,好士无与伦。
胡公老去萧生死,康生罗之为幕宾。
倚马作露布,挥戈净风尘。
谓予好奇节,论交握手意气亲。
平生慕鲁连轻世,肆志不羞贱与贫。
射书直欲谕燕将,蹈海不肯为秦臣。
方今三边用师旅,我将持书告当宁,佐君徂征固吾圉。
功成不受茅土封,笑指云山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