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这首宋词《浣溪沙·春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情感。首句“风压轻云贴水飞”,形象地写出了春风轻拂,云彩低垂,仿佛紧贴水面飞翔,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清新。次句“乍晴池馆燕争泥”,描述雨后初晴,燕子忙碌地在池边建筑巢穴的情景,寓意生机勃勃。
“沈郎多病不胜衣”一句,以典故自比,沈郎即沈约,这里借指词人自己身体状况不佳,病弱到连衣服都难以承受,流露出词人内心的疲惫和忧郁。接下来,“沙上不闻鸿雁信”,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朋音讯的期盼,而鸿雁却未带来任何消息,增添了思念之情。
“竹间时听鹧鸪啼”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鹧鸪的叫声常被古人用来象征离愁别绪,词人在这里听到鹧鸪声,更添了几分凄凉。最后,“此情惟有落花知”,词人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落花,暗示只有凋零的花朵才能理解他此刻的孤独和无奈,深化了词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在春天里的病态心境和对远方的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梦寐游匡庐,晞发五老峰。
长天散氛翳,削出金芙蓉。
林谷转深䆳,溪回路弥通。
澄江波澹澹,霁日花濛濛。
阴涧长瑶草,阳崖明药丛。
楼台霄汉上,鸡犬烟萝中。
杳渺逢羽人,相期蹑仙踪。
觉来玉堂迥,彷佛闻疏钟。
丹梯如可接,共汝巢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