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上征袍。野岸行吟慰寂寥。
笛里关山愁独往,迢迢。海角寒云带雁高。
村柝转深宵。梦渡松陵第几桥。
才近乡园惊又醒,萧萧。风卷芦花夜长潮。
秋色上征袍。野岸行吟慰寂寥。
笛里关山愁独往,迢迢。海角寒云带雁高。
村柝转深宵。梦渡松陵第几桥。
才近乡园惊又醒,萧萧。风卷芦花夜长潮。
这首《南乡子》以清丽之笔描绘了秋日行旅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首句“秋色上征袍”点明季节与行旅的主题,秋色渐浓,衣袍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既写出了环境的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行踪。
“野岸行吟慰寂寥”一句,通过“行吟”这一动作,展现了主人公在野外漫步、吟诵的情景,以排遣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慰寂寥”不仅指外在环境的慰藉,更蕴含着心灵深处的自我安慰。
“笛里关山愁独往,迢迢。”运用了笛声和关山的意象,渲染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笛声在空旷的关山间回荡,似乎在诉说着主人公独自前行的愁绪和对远方的思念。这里的“迢迢”二字,既描绘了路途的遥远,也暗含了时间的漫长与情感的深沉。
“海角寒云带雁高”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将主人公的思绪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海角处,寒云低垂,大雁高飞,这一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壮美,也寓意着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复杂。
“村柝转深宵”描绘了夜晚村庄中传来的打更声,随着更声的响起,夜更深沉。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考。
“梦渡松陵第几桥”一句,通过梦境中的场景转换,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梦中他仿佛穿越了多座桥梁,最终抵达了松陵,即故乡。然而,“才近乡园惊又醒”,梦醒后,现实中的距离与阻隔再次浮现,让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更加浓郁。
“萧萧。风卷芦花夜长潮。”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象收尾,芦花随风飘扬,夜潮漫漫,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不失宁静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隐喻,暗示着他在追寻与回归之间所感受到的复杂情绪。
整体而言,《南乡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行旅者在秋日旅途中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阳城所临州,酒味犹清醇。
我病不能饮,负此盎盎春。
髯吴烧苦笋,唤客车连轸。
名酒随恶诗,掀髯一笑冁。
范郎紫玉馀半圭,翻手作云雨雹随。
龙蛇起陆孔翠飞,云收雨霁千首诗。
荐以文锦盘珠玑,夜光发屋邻翁知。
桂州刺史书成痴,单车万里日夜驰。
囊中已无去年锥,欠此石友相娱嬉。
范郎笑我支床龟,忽遣致我重宝赍。
金印如斗不愿携,爱此直欲忘朝饥。
君行题舆古端溪,溪石丑好纷不齐。
溪边之人足谩欺,须君眼力为辨之。
更作万斛之墨池,为君大书十丈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