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笳引綵舟,鸣榔下建德。
既经渔浦口,还望定山色。
沿流苦奔峭,入峡惊偪仄。
寓目恣游观,举止罢登陟。
一酹严陵祠,清风邈难即。
如何谢人徒,于焉解徽纆。
双笳引綵舟,鸣榔下建德。
既经渔浦口,还望定山色。
沿流苦奔峭,入峡惊偪仄。
寓目恣游观,举止罢登陟。
一酹严陵祠,清风邈难即。
如何谢人徒,于焉解徽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游览七里滩的景象与感受。开篇“双笳引綵舟,鸣榔下建德”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行船时的音乐与动作,色彩鲜明,营造出一种悠扬而略带悲壮的氛围。接着“既经渔浦口,还望定山色”,通过“经”和“望”的动作,展现了行进中的景色变换,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沿流苦奔峭,入峡惊偪仄”两句,描绘了水流湍急、峡谷狭窄的险峻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敬畏之情。“寓目恣游观,举止罢登陟”则转而描述诗人随波逐流,尽情欣赏沿途风光,暂时忘却了登山的劳顿,享受着水上的自由与宁静。
“一酹严陵祠,清风邈难即”中,“一酹”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严子陵的敬仰之情,通过祭祀的方式寄托了对先贤的怀念。“清风邈难即”则暗示了诗人虽心向往之,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遥远,难以触及。
最后,“如何谢人徒,于焉解徽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困惑与解脱的思考。在经历了自然的壮丽与内心的探索后,诗人似乎找到了某种超脱,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人生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点点新愁,星星旧恨,鱼书封罢还思。
依稀记得,河桥握别之时。
细语殷勤曾有约,遥遥两地一心知。
梅花放、全凭驿使,仔细维持。
丹青虽是难工,只无聊相对,较胜些儿。
几番回首,形容未必复如斯。
极目天涯空有泪,个中消息不堪追。
望云山、孤城独眺,似醉犹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