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亲闻十九冬,向来已愧缓无功。
从今何以验勤怠,不出此心生熟中。
二字亲闻十九冬,向来已愧缓无功。
从今何以验勤怠,不出此心生熟中。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训蒙绝句·唤醒》。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作多与教育、道德修养相关,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旨在教导人们通过内心的努力与反省,来检验自己的勤奋与懈怠。
诗中的“二字亲闻十九冬”,可能是指通过亲身经历和学习,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思考,对某些道理或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向来已愧缓无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因行动迟缓而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果感到惭愧的心情。“从今何以验勤怠,不出此心生熟中”,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认为通过内心的不断修炼和反省,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自己的勤奋与懒惰,从而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作为。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朱熹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视,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自我提升,达到更高的境界。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螿。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荣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
引剑酣歌亦壮哉。
要君共覆手中杯。
秋鸿阵密横江去,暮角声酣战雨来。
莫恨皇天无老眼,请看白骨有青苔。
中年倍觉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见梅。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