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笠风蓑任陆沉,呈桡舞■为知音。
金鳞曳断竿头线,明月芦花何处寻。
雨笠风蓑任陆沉,呈桡舞■为知音。
金鳞曳断竿头线,明月芦花何处寻。
这首诗以华亭船子为题,描绘了一幅在风雨中行舟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雨笠风蓑任陆沉”,形象地展现了船子在风雨交加中,不畏艰难,身着蓑衣,头戴斗笠,独自在大地上漂泊的情景。这里的“陆沉”既指大地被雨水淹没,也暗喻了世间的纷扰和人生的苦难,而船子却能坦然面对,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次句“呈桡舞■为知音”,描述了船子在行舟时,手中的桨如同舞蹈一般,轻盈地划破水面,仿佛在向天地间的一切生命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这里的“知音”不仅指那些能够理解他内心世界的人,更象征着宇宙万物,表达了船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第三句“金鳞曳断竿头线”,通过比喻的方式,将船子比作一条金色的鱼,在水中自由游弋,象征着他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探索和超越自我,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竿头线”也暗喻了束缚与限制,而“金鳞”的自由则代表了摆脱这些束缚后的解放与解脱。
最后一句“明月芦花何处寻”,以问句的形式,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明月与芦花,是诗人常用以表达宁静、纯洁与美好的意象。这句话暗示了船子在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的过程中,可能已经找到了心中的明月与芦花,或者说,他已经成为了那片明月与芦花的象征,引领着人们去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船子在风雨中的坚韧与超脱,以及他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思的佳作。
欺梅黯淡,弄柳迷离,一幅烟水。
醉墨模糊,澹插浮屠天际。
捲湘帘,凭画阁,白鸥点点飞还起。
视吾庐,如掀翻一叶,空江深处。
记今朝、南湖禊饮,士女嬉游,此景佳丽。
细马轻车,不到断桥西路。
双屐冲泥僧唤渡,一瓢沽酒柴门闭。
料今宵,对残灯、客情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