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石悯忠寺,古苔列碣,花雨疏寮。
牡丹过、枝边梵夹诗瓢。寻巢。
换新燕乳,初蝉响、咒竹生苗。
经行处、怕梦梁重写,铅泪轻抛。何朝。
分金布地,曾见安史天骄。纵磨将、碑字旧迹难销。
魂招。奈前游侣,风流远、步屧声遥。
成凄断、问韭花凝式,还吊僧乔。
拜石悯忠寺,古苔列碣,花雨疏寮。
牡丹过、枝边梵夹诗瓢。寻巢。
换新燕乳,初蝉响、咒竹生苗。
经行处、怕梦梁重写,铅泪轻抛。何朝。
分金布地,曾见安史天骄。纵磨将、碑字旧迹难销。
魂招。奈前游侣,风流远、步屧声遥。
成凄断、问韭花凝式,还吊僧乔。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悯忠寺独自游览的情景,古苔覆盖的石碣和稀疏的花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古老的氛围。牡丹盛开,梵夹诗瓢映衬,暗示着寺庙的文化气息。作者观察到新燕筑巢、蝉鸣竹长,心中不禁担忧昔日繁华不再,怕重蹈历史覆辙,留下遗憾。
词中提到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暗示寺庙曾见证过动荡岁月,即使碑文磨损,也无法抹去那段历史的记忆。作者怀念过去的游伴,他们的足迹已随风飘远,只剩孤独的自己在寂静的寺中感怀。最后,作者借韭菜花和乔损庵先生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追忆和对亡者的凭吊,情感深沉哀婉,充满了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整体上,这是一首以游寺为线索,抒发怀旧与历史感慨的词作。
入港晴芜远际山,鹭群翻处绿回环。
林隈隐寺僧慵出,桥底通船客正閒。
乍喜身心俱寂静,足怜名相惑愚顽。
兴阑犹约寒梅发,月下来观侧近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