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开篇“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两句,勾勒出一幅隐逸之境,山清水秀,足以安身立命。接下来,“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表达了诗人愿与自然为伴,与书为友的意愿。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两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赞美,柴桑之人自在,喜爱自己所处的林泉雅集。以下,“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北窗清阔,无忧无虑,不为世事所扰。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写出了诗人在古老的瓦屋中安然入睡,枕着华美的被褥,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则是对宇宙之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将时间和空间都纳入了诗人的审美视野。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不强求的生活态度。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和使用,内心也保持着从容不迫的状态。“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写出了诗人在山水间自由漫步的情景。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则是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提醒,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节奏。最后,“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不断探讨古代诗人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展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牧溪画龙如草书,健笔挥霍相纷挐。
岂知灵物自变化,神气风霆行六虚。
早春并命拜南宫,日日承宣在掖东。
奏对总称人似玉,追趋偏感鬓如翁。
考文虎观瑶编合,赐馔龙庭绮席同。
共沐恩波向三月,敢将衰朽附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