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探尽赋难成,卧病江淹减笔精。
见说灵光将属草,童心亦自有高情。
名山探尽赋难成,卧病江淹减笔精。
见说灵光将属草,童心亦自有高情。
这首诗名为《病中闻己儿游张公洞占寄》,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诗中透露出诗人因病卧床,无法亲自探访名山大川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儿子独自游历的关心与期待。
首句“名山探尽赋难成”,诗人感叹自己虽曾遍访名山,却难以将心中的感受以诗歌形式表达出来,流露出一种创作上的无奈与挑战。次句“卧病江淹减笔精”,借用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典故,暗示自己因病而文思减退,技艺大不如前,进一步强调了身体状况对创作的影响。
后两句“见说灵光将属草,童心亦自有高情”则转为对儿子的想象与期待。诗人听说儿子即将游览张公洞,心中充满了对儿子探险经历的憧憬和对儿子独特情感的理解。这里的“灵光”可能象征着儿子的智慧与活力,“属草”则可能是对儿子未来成就的期许。最后,“童心亦自有高情”表达了诗人对儿子保持纯真之心的赞赏,认为即使在成长过程中,保持一颗童心也是极为珍贵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病痛与对儿子成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岁尽边庭铁骑回,孤城秉烛旅颜开。
乱离已过三关静,生死相违几处哀。
渐觉寒威今夜减,可怜春色异乡来。
老年结伴青藜杖,圣代逃名浊酒杯。
淮浦南通吴客棹,漳河东绕魏王台。
身缘留滞常同感,书寄平安各自裁。
忆昔京华更愁思,笛声吹落汉宫梅。
柱史江南彦,翩翩威凤姿。
名从丹阙著,才拔赤城奇。
霜陌乘骢早,寒灯草疏迟。
壮心惊物候,忧色向边陲。
直出云中道,高翻雪外旗。
星连剑光动,风助角声悲。
实塞民穷日,屯兵岁杪时。
孤怀坐永夜,拟报内庭知。
晓发居庸道,征袍霜露侵。
扬旌度寥廓,吹角动萧森。
残月楼中啸,青山马上吟。
风云占气候,亭障足登临。
狐岭寒城断,龙沙秋草深。
明王忧紫塞,战士感黄金。
樽俎三边策,烽烟独夜心。
功成竟何处,海上有丹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