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城外听江声,急溜飞湍望未平。
估客梦回惊九折,寒猿啼罢怯三更。
北来已尽诸滩险,南去初催入峡程。
最是信公留句后,至今青史独知名。
万安城外听江声,急溜飞湍望未平。
估客梦回惊九折,寒猿啼罢怯三更。
北来已尽诸滩险,南去初催入峡程。
最是信公留句后,至今青史独知名。
这首《惶恐滩》描绘了诗人对万安城外江水湍急景象的感慨与思考。首联“万安城外听江声,急溜飞湍望未平”开篇即以“江声”点题,通过“听”字,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充满自然力量的场景中。接着,“急溜飞湍望未平”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江水奔腾不息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挑战。
颔联“估客梦回惊九折,寒猿啼罢怯三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其中,“估客”指商人,他们夜宿舟中,梦回时被江面的波涛声惊醒,感受到九曲回肠般的险峻;而“寒猿啼罢怯三更”,则通过猿猴的啼叫,渲染出夜晚的寒冷与孤独,以及时间的漫长与恐惧。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巧妙地融入了旅人的心理状态,使读者仿佛能感同身受。
颈联“北来已尽诸滩险,南去初催入峡程”转而描述了旅程的进展。前半句“北来已尽诸滩险”总结了往北行进时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后半句“南去初催入峡程”则预示着前方即将进入更为复杂多变的峡江航道,暗示了旅途的继续与未知的挑战。
尾联“最是信公留句后,至今青史独知名”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与感慨。这里的“信公”可能是指历史上与该地或此景有关的人物,通过这一联,诗人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这些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流传的赞叹。这一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提升了其艺术感染力。
整体而言,《惶恐滩》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略带悲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遗挂朱栏锁半寻,清声难买恨黄金。
悬崖接果今何在,浅井窥星影已沉。
归宅叶铺曾睡石,入朝灯照旧啼林。
小山罢绕随湘客,高树休升对岳禽。
天竺省怜伤倍切,亲知宽和思难任。
相门恩重无由报,竟托仙郎日夜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