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馨吾王君,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落成赋移居诗嘱和,次韵奉寄四首·其三》
《馨吾王君,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落成赋移居诗嘱和,次韵奉寄四首·其三》全文
清 / 方仁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弃材只有老烟梦,宠辱无心气自和。

宿学犹如伏枥马,新才好似扑天鹅。

一年风月宜人少,百代诗文厌世多。

安得清秋明月夜,棹舟携客学东坡。

(0)
鉴赏

此诗《馨吾王君》以深沉的哲理与淡泊的情怀,描绘了主人公对人生、学问与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弃材只有老烟梦”,以“弃材”喻指被世人忽视或遗弃的才华,而“老烟梦”则暗示着这些才华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消散,如同烟云般虚幻。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才华被忽视的无奈与感慨。

接着,“宠辱无心气自和”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荣华与挫折时的超然态度,不为外界的赞誉或贬低所动,内心保持平和。这种心境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达到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宁静。

“宿学犹如伏枥马,新才好似扑天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长期积累的知识比作“伏枥马”,虽已老迈但仍怀有力量;将新涌现的才华比作“扑天鹅”,既形象又富有动感,暗示新旧知识与才华之间的传承与更迭。

“一年风月宜人少,百代诗文厌世多”则从自然与人文的角度出发,感叹一年之中能享受美好风月时光的人越来越少,而千百年来的诗文却让世人感到厌倦。这反映了诗人对当今社会文化氛围的担忧,以及对传统艺术价值的珍视。

最后,“安得清秋明月夜,棹舟携客学东坡”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清秋明月之夜,与友人泛舟游赏,效仿苏轼的雅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诗意的生活。这一愿望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学问、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方仁渊
朝代:清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喜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挽吴总干·其一

庆积家声远,材优官业长。

胡然啬诸用,竟尔老于乡。

德与年何憾,人期后必昌。

秦原空睇望,惜此典刑亡。

(0)

右司周炳仲亦用韵并和以谢之

谁将拙句彻名流,勾引春风入笔头。

廊庙喜登端士用,田园盍为故人谋。

曾芳草外思淮事,应海棠边念蜀游。

细雨挑灯成朗诵,剧谈如共峡江舟。

(0)

入清湘界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0)

登桂林宜楼和李帅柱间韵

谁言南服远王畿,面面青山总是诗。

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

(0)

宜兴山房十首·其五

烧罢天香月半昏,掩扃才了便呼灯。

窗前诵彻渊明赋,却傍禅床听葛藤。

(0)

诗社中有赴补者

有诗千首可成名,万户侯封亦可轻。

自是高标凌富贵,肯随馀子逐恩荣。

君游璧水甘芳饵,仆为铨衡上玉京。

水镜兰坡各求第,诗盟似未十分清。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