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清湘界》
《入清湘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xiāngjiè
sòng / céngbǎi

jiànjìnxiāngshānjìngfēngqīngqiěráo

línluánjiēshìshuǐzhúdàiqiáo

bèichūxīncházhǔliánchuílǎojiǔzhāo

chūnmínshìhuācháo

注释
渐近:逐渐靠近。
湘山境:湘江山水地区。
土风:地方风俗。
清且饶:清新且丰富。
林峦:山林。
墟市:村落集市。
水竹:溪边竹林。
溪桥:小桥。
焙出:烘焙出来。
新茶:新鲜茶叶。
帘垂:帘子悬挂。
老酒:陈年美酒。
春和:春光和煦。
民气:百姓心情。
乐:愉快。
花朝:赏花的日子。
翻译
渐渐接近湘江山水的区域,这里的风俗淳朴且丰富。
山林与村落相连,溪流边竹林围绕着小桥。
刚烘焙的新茶被煮沸,旧帘子下挂着陈年美酒招揽客人。
春光和煦,百姓心情愉快,不知哪天才是赏花的好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两句,诗人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引出了湘山一带独有的自然风光,土风清新而又丰饶,给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写出了山林连绵,与农村市集相接,水边竹影随行,溪边小桥悠然自得的景致。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也透露出一丝诗人的怀旧情怀。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两句,则是对春日里人们生活细节的描绘。新茶初出,焙煮而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帘幕低垂,老酒轻启,邀请过往,体现了乡村居民在春天的悠闲与欢愉。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最后两句,以“春和”二字概括了整个季节的温暖与平和,民心所向,皆为喜悦;而“几日是花朝”,则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感叹时间易逝,却又无可奈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生活场景的温馨再现,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更传递了一种对简单、平和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芙蓉曲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

绛袍春浅护云暖,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0)

庐山卧龙庵

一线飞泉绕碧萝,白云来往暗山阿。

雨中贪共樵人语,行过庵前路忽多。

(0)

欧伯起相访

海涯牢落若为怀,惟子相过未忍回。

劲草不随风偃去,孤桐何意凤飞来。

樽藏金醴迟迟进,匣锁云和特特开。

万古功名有天命,浩然携手上春台。

(0)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0)

拜星月慢.高平秋思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0)

观邸报感怀

六圣涵濡寿域民,耄年肝胆尚轮囷。

难求壮士白羽箭,且岸先生乌角巾。

幽谷主盟猿鹤社,扁舟自适水云身。

却看长剑空三叹,上蔡临淮奏捷频。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