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渐近湘山境,土风清且饶”两句,诗人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引出了湘山一带独有的自然风光,土风清新而又丰饶,给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写出了山林连绵,与农村市集相接,水边竹影随行,溪边小桥悠然自得的景致。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也透露出一丝诗人的怀旧情怀。
“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两句,则是对春日里人们生活细节的描绘。新茶初出,焙煮而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帘幕低垂,老酒轻启,邀请过往,体现了乡村居民在春天的悠闲与欢愉。
“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最后两句,以“春和”二字概括了整个季节的温暖与平和,民心所向,皆为喜悦;而“几日是花朝”,则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感叹时间易逝,却又无可奈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生活场景的温馨再现,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更传递了一种对简单、平和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