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枝撑月倚高寒。瘦影拂琅玕。
露华冷沁苍苔润,更深后、万籁声乾。
尘虑于时顿息,冲襟此际惟宽。俨然妆饰整衣冠。
独抱素琴弹。铿金戛玉何清趣,知音少、空自嗟叹。
志在高山流水,□惊别鹤离鸾。
虬枝撑月倚高寒。瘦影拂琅玕。
露华冷沁苍苔润,更深后、万籁声乾。
尘虑于时顿息,冲襟此际惟宽。俨然妆饰整衣冠。
独抱素琴弹。铿金戛玉何清趣,知音少、空自嗟叹。
志在高山流水,□惊别鹤离鸾。
这首元代沈禧的《风入松》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孤寂的画面。开篇“虬枝撑月倚高寒”,以虬龙般的枝干挺立在寒夜中,仿佛与月亮相依相伴,展现出一种坚韧与孤独的意境。"瘦影拂琅玕",描绘了月光下枝条的瘦长影子轻轻摇曳,如同琅玕(美玉)般晶莹。
接下来,“露华冷沁苍苔润”写出了深夜露水的清凉,浸润着青苔,更显环境的寂静和湿润。"更深后、万籁声乾"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万物沉寂,只剩下诗人的心境。“尘虑于时顿息,冲襟此际惟宽”,诗人借此表达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以暂时摆脱世俗烦恼,心境开阔。
进入下片,诗人“俨然妆饰整衣冠”,独自抚琴,琴声如金石相击,清脆悦耳。“铿金戛玉何清趣”描绘出琴音的高雅,然而“知音少、空自嗟叹”,表达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感。最后,“志在高山流水”,诗人借典故寄托对高山流水般知音的渴望,"□惊别鹤离鸾"则暗示琴声触动了内心的离别之情,使得原本的孤寂更添几分哀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景色和抚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知音的心境,以及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泼翁浮醅新酿熟,得霜寒菊始开齐。
养丹道士颜如玉,爱酒山翁醉似泥。
不惜蕊从蜂采去,尚余香有蝶来栖。
莫嫌学舍宫闲冷,犹得芳樽此共攜。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枯时始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