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吴总干·其一》
《挽吴总干·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庆积家声远,材优官业长。

胡然啬诸用,竟尔老于乡。

德与年何憾,人期后必昌。

秦原空睇望,惜此典刑亡。

(0)
翻译
庆积家族名声远播,才能出众官运长久。
为何吝惜于使用,最终在故乡老去。
品德与年龄无关遗憾,人们期待他未来必然兴盛。
秦地原野空自眺望,可惜这样的楷模已消亡。
注释
庆积:指家族的声誉和积累。
胡然:为什么。
啬:吝啬。
诸用:各种机会或资源。
竟尔:竟然。
老于乡:在故乡度过晚年。
德与年:品德与年龄。
憾:遗憾。
人期:人们期望。
昌:兴盛。
秦原:秦地的平原。
典刑:典范、楷模。
亡:消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挽吴总干(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或同僚深厚情谊与赞赏之情的诗句。

“庆积家声远,材优官业长。”开篇两句,诗人先是庆祝对方家族声誉远扬,同时也赞扬了其个人才华横溢、官宦生涯长久。这里反映出对其家庭背景和个人的职业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胡然啬诸用,竟尔老于乡。”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一种期望或祝愿,希望对方能够在各项事务上都能得到充分的运用,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在家乡平静地生活。

“德与年何憾,人期后必昌。”这两句诗强调了品德和年龄的重要性,表达了一种信念:有德之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美好品质将更加彰显,而这种正面的变化是众人所期待的,也相信最终会带来繁荣昌盛。

“秦原空睇望,惜此典刑亡。”末了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人物表示哀叹。这里的“秦原”可能指的是古代秦朝的一处地方,“典刑”则是法律、刑罚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因严苛法规而失去生命的哀伤与惋惜。

综观全诗,李曾伯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赞赏,更透露出一种历史感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题洪景伯得江亭二首·其二

主去朝行在,花留伴此亭。

别催心衮衮,春搅思冥冥。

此事须丘壑,何人嗣典型。

但当添种竹,相对北山青。

(0)

赠王履方

王郎骎骎巴马子,历块过都心未已。

向来上书款天关,肯使佛狸饮江水。

长笺小字寄我诗,祝君穷达自有时。

纵贫不碍草玄乐,至老勿起沉湘悲。

(0)

金山十咏呈坦叔·其十卷雪亭

方惊匹练横,忽骇群羊散。

纵使踣苍崖,老禅唯解看。

(0)

以黄公金华伯五字为韵上黄仲秉侍郎·其五

名如九鼎重,笔有万钧力。

甘从颍川最,厌就承明直。

顷时未承颜,既见有矜色。

归语同舍生,吾几类河伯。

(0)

寄辛幼安

飞鸢跕跕瘴烟中,叹息渠侬伎已穷。

攲壑老松真耐久,燎原荒草易成空。

危机可畏浑如此,庄语能听只有公。

已识柴车胜朱毂,快来相就北窗风。

(0)

次韵彦康

读书策新功,子久勖此课。

蒲梢籋寒云,了不见坎轲。

深怀浃背耻,但欲袖手坐。

新诗忽来辱,快读起疲懦。

还疑正始在,欲突黄初过。

斯文未易到,吾党真可贺。

向来豫章法,政复如此作。

钮头三寸泽,子质况黄糯。

只今百尺的,已见一矢破。

更期十载后,凛凛谁子奈。

耆年日凋丧,我亦老寒饿。

奇穷不自惜,乃复珍此货。

但恐黄禾空,子驹谁秣莝。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