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兴山房十首·其五》
《宜兴山房十首·其五》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烧罢天香月半昏,掩扃才了便呼灯。

窗前诵彻渊明赋,却傍禅床听葛藤。

(0)
翻译
香炉里的香燃烧完毕,月亮已经偏西半边天
关上门刚做完事就点起灯来
注释
天香:焚烧的珍贵香料。
掩扃:关门。
了:结束。
呼灯:点燃灯火。
窗前:在窗户前。
诵彻:朗诵完毕。
渊明赋:陶渊明的诗篇。
却:然后。
禅床:僧人的卧榻。
葛藤:比喻复杂纷乱的问题或纠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生活情景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烧罢天香月半昏",通过燃烧香料和窗外朦胧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此时天色已晚,正是夜半时分,但诗人并未就寝,而是准备开始阅读。"掩扃才了便呼灯"则表明诗人在关闭门窗后,即点亮了灯光,进入夜读状态。

接下来的"窗前诵彻渊明赋",透露出诗人的文化修养和内心的宁静。渊明即是晋代著名文学家嵇康,他的文章清新俊逸,被后世推崇。诗人在窗前朗读其作品,彰显出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

最后"却傍禅床听葛藤"则展现了诗人夜晚的另一种生活状态。"傍"字意味着靠近或紧挨,而"禅床"是佛家打坐用具,常见于道观或僧舍。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一处静坐冥想之所。"葛藤"则是一种植物,声音细微,常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这句话让人联想到诗人在禅床旁聆听着自然界的细微声响,或许是在进行一种心灵上的修炼。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夜间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和享受,以及与外部世界保持一定距离后的自我沉醉。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个人情操,还能窥见到当时文人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酬曾景建

新有千丝明晓镜,旧无一画赞宵衣。

閒吟此外惟须饮,老觉人间万事非。

(0)

东湖

古郡城池已瞰江,重湖更在郡东方。

水仙坐下鱼鳞赤,龙女门前橘树香。

路绝尘埃非洒扫,地无风雨亦清凉。

使君待客多娱乐,只有醒时觉异乡。

(0)

赠英公大师

僧门奇士有英公,篆隶高能世莫穷。

五色彩毫传梦寐,三乘真谛达虚空。

赐衣深染函关上,宠号光呼柰苑中。

幸对风情添逸趣,好陪清话在莲宫。

(0)

吊贾氏园池

瑶房锦树曲相通,能几番春事已空。

惆怅旧时吹笛处,隔窗风雨剥青红。

(0)

谒金门

杨花落。燕子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

闲愁无处著。去年今日王陵舍,鼓角秋风。

千岁辽东。回首人间万事空。

(0)

焦山汉末焦光隐于此是日乃其生日土人会者甚众

桂树兰丛蔼宿薰,楚辞一曲送迎神。

岂闻钩党能留汉,故有桃源可避秦。

欲记曾来终草草,多惭浪走祇踆踆。

却寻扬子江头路,依旧杨花愁杀人。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