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焦山汉末焦光隐于此是日乃其生日土人会者甚众》
《焦山汉末焦光隐于此是日乃其生日土人会者甚众》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桂树兰丛蔼宿薰,楚辞一曲送迎神。

岂闻钩党能留汉,故有桃源可避秦。

欲记曾来终草草,多惭浪走祇踆踆。

却寻扬子江头路,依旧杨花愁杀人。

(0)
注释
蔼宿薰:香气弥漫。
楚辞: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
钩党:指结党营私的人。
桃源:虚构的隐居之地,象征理想中的和平宁静。
浪走:虚度光阴,无所作为。
扬子江:长江在古代的别称。
杨花:柳絮,象征春去秋来,时光流逝。
翻译
桂花兰草香气弥漫,楚辞歌声中迎接神灵。
怎听说勾结党羽能保汉朝,所以才有桃花源躲避秦乱。
想回忆起过往匆匆忙忙,惭愧虚度光阴只知奔波。
再次寻找扬子江边的小路,仍是那漫天飞舞的杨花让人愁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意境。开篇“桂树兰丛蔼宿薰,楚辞一曲送迎神”两句,通过对桂树和兰花茂盛的描述,以及借助古代楚辞来祭祀神灵,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接着,“岂闻钩党能留汉,故有桃源可避秦”两句,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隐逸之地——桃花源。这不仅是对古代隐逸文化的一种致敬,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寻找心灵净土的向往。

“欲记曾来终草草,多惭浪走祇踆踆”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之情。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自责,仿佛在表达对于往昔岁月的不舍与悔恨。

最后,“却寻扬子江头路,依旧杨花愁杀人”两句,以“寻路”开场,再次将读者带入一片迷离之境。这里的“扬子江”指的是长江,而“杨花”则通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但是诗中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着深深的愁绪和感伤,似乎在说即便时光流转,心中的忧伤仍旧如影随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隐逸文化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无尽留恋。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草堂偶书

屈曲缘江出路赊,青山多被四邻遮。

岂无修竹来鸣凤,尽有垂杨宿暮鸦。

俗祀勾龙招近局,僧逢谷雨寄新茶。

往来尽是山王辈,不比寻常野老家。

(0)

由小孤山过彭泽县访晋处士故居

碧天新霁片云无,一望澄江似练铺。

鱼向小孤山下买,酒从彭泽县前沽。

征帆催卸风微转,飞鸟知还日欲晡。

五柳人家今在否,凭谁为我问樵夫。

(0)

始上吴船

一身客秦陇,孑孑又南旋。

跋涉五千里,始上东吴船。

青山尽故旧,迎我船窗前。

挥手谢之去,不得相留连。

故林白头人,倚门已三年。

(0)

潼关送邹指挥还长安

三载潼关烦出将,指挥戎阵静无哗。

秋防帐里陈壶矢,夜逻山前拥鼓笳。

汉阁论功名已重,秦川在望路非赊。

五桥应有山林在,准拟题诗候小车。

(0)

陈情一首同呈

曾因才短故辞官,还得前时苜蓿盘。

病骨支离惭倚席,客怀牢落强峨冠。

慈闱老去家贫甚,先垄年来水啮残。

圣主仁深恩例在,愿推馀润到荒寒。

(0)

次韵武功余主簿见赠

作簿如君信可书,妙年直节见廉隅。

邑人自此知从化,天下于今正用儒。

远荷到门题作凤,空惭授馆食无鱼。

万里庭帏虚侍养,几时同此赋归欤。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