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青鸾便断闻,漫书花叶寄朝云。
镫前秋扇留残滴,雨后春衫发故熏。
杨柳长为牵恨物,蘼芜新著忏愁文。
多应终古沅湘水,翠被兰舟怨鄂君。
咫尺青鸾便断闻,漫书花叶寄朝云。
镫前秋扇留残滴,雨后春衫发故熏。
杨柳长为牵恨物,蘼芜新著忏愁文。
多应终古沅湘水,翠被兰舟怨鄂君。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慈铭的作品,他以晚清文人特有的视角,借雨夜之景,戏仿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风格。诗中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情感纠葛。
"咫尺青鸾便断闻",开篇描绘了一幅距离虽近却难以沟通的画面,暗示了主人公与心上人的隔阂。"漫书花叶寄朝云",通过写信传递心意,但如朝云般飘忽不定,寓意信息无法传达或传达无望。
"镫前秋扇留残滴",灯下秋扇上的泪滴,寓言着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过去的回忆。"雨后春衫发故熏",雨后的春衫还残留着旧日的气息,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的怀念。
"杨柳长为牵恨物",杨柳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愁苦,诗人借此表达无尽的相思之苦。"蘼芜新著忏愁文",蘼芜草被视为解愁之草,但诗人却说新写的诗句也无法消除内心的愁绪。
最后两句"多应终古沅湘水,翠被兰舟怨鄂君",以沅湘流水和古代神话中的鄂君故事作结,借湘妃对鄂君的哀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怨念,以及自己如同被遗弃在沅湘之水中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李慈铭独特的诗风和对情感细腻的刻画。
已暗忘吹,欲明谁剔,向侬无焰如萤。
听土阶寒雨,滴破残更。
独自恹恹耿耿,难断处、也忒多情。
香膏尽,芳心未冷,且伴双卿。星星。
渐微不动,还望你淹煎,有个花生。
胜野塘风乱,摇曳渔灯。
辛苦秋蛾散后,人已病、病减何曾。
相看久,朦胧成睡,睡去还惊。
花灺银釭,香萦宝篆,睡横金凤搔头。
见一丝残月,冷侵琼钩。
试问嫦娥知否,欲无愁、有我难休。
算筝柱,年华未到,几度春秋。今休。
飞飏蝶梦,奈不识江南,烟水迷留。
望碧天如镜,怕上层楼。
记得那时分手,到此日、泪尚盈眸。
更何处,声声玉箫,谱出离愁。
甫越明星峰,探奇尚有意。
玉女启琼窗,亭亭在天际。
桃花驻丹颜,到老未憔悴。
何以葆厥真,众妙通玄秘。
我生入尘网,应为群仙弃。
偶尔云中游,超然霞外寄。
松竹作笙簧,恍如天乐沸。
携手五龙君,且学希夷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