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童子名道员年五岁馀不茹荤随母往来禅林旦夕稍长即与落发觅诗作此授之》
《童子名道员年五岁馀不茹荤随母往来禅林旦夕稍长即与落发觅诗作此授之》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气与秋容一倍清,出尘风骨自天成。

逢僧论性人皆说,指佛高谈母亦惊。

已觉君家钟善庆,从来我法付豪英。

他年勘遍诸方老,古寺编蒲更道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五岁孩童道员的非凡气质与悟性。诗中以“气与秋容一倍清”开篇,将孩童的出尘风骨比作秋日之清,形象地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出尘风骨自天成”进一步强调了道员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仿佛是上天赋予的礼物。

“逢僧论性人皆说,指佛高谈母亦惊”两句,通过旁人的反应侧面烘托了道员的悟性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无论是与僧人讨论佛法,还是直接指教佛理,都能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和赞叹。

“已觉君家钟善庆,从来我法付豪英”则表达了对道员家庭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这里不仅肯定了道员家族的美德,也暗示了他将继承并发扬佛法的精义,成为一位杰出的佛教领袖。

最后,“他年勘遍诸方老,古寺编蒲更道情”预示了道员未来的修行之路。他将在各地深入研究佛法,最终在古寺中静心编纂经文,继续传播佛法,表达他对佛教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员年幼时言行举止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悟性和对佛法的深厚理解,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修行道路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李氏娱书斋

李侯平生无他好,眼中黄卷常自娱。

明窗危坐对贤圣,鼓吹不可一日无。

欣然会意便忘食,心醉何止勤三馀。

几年携家避盗寇,尚得戏綵乘潘舆。

摄官江外有何好,阔步日边真良图。

试求假直亦不恶,他年不减行秘书。

(0)

句·其三

莫爱荔子红,岁作嘉州孽。

(0)

杂诗·其二

山中多雨水,秋晚正妨农。

病菜和根煮,新粳带湿舂。

拥沙埋废井,堕石折枯松。

寂寂猿啼昼,白云藏数峰。

(0)

齐天乐

淡云荒草秋汀暮,归心又寒烟水。

论槛移花,量船载酒,寂寞当年情味。孤蓬夜闭。

听四壁松声,欲高还细。

似近如遥,露鸿声乱楚天外。

蓝桥人断岁久,旧家曾共赏,九华花事。

艳雪初融,生香自暖,消得金莲贴地。相思破睡。

谩一点琴心,暗关千里。愁怯潮生,晓帆风又起。

(0)

杂兴·其八

昨宵狂风起,折我桑树枝。

徘徊履桑园,贱妾当何依。

岂无薜萝生,亦有柔苧肥。

素情在君子,绮帛良重斯。

无桑蚕安食,无蚕我安衣。

长叹反初路,渺渺天四垂。

(0)

寒山

空翠纷纷冷不流,风云常是护灵湫。

山神鞭起龙行雨,散作炎州六月秋。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