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秋容一倍清,出尘风骨自天成。
逢僧论性人皆说,指佛高谈母亦惊。
已觉君家钟善庆,从来我法付豪英。
他年勘遍诸方老,古寺编蒲更道情。
气与秋容一倍清,出尘风骨自天成。
逢僧论性人皆说,指佛高谈母亦惊。
已觉君家钟善庆,从来我法付豪英。
他年勘遍诸方老,古寺编蒲更道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五岁孩童道员的非凡气质与悟性。诗中以“气与秋容一倍清”开篇,将孩童的出尘风骨比作秋日之清,形象地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出尘风骨自天成”进一步强调了道员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仿佛是上天赋予的礼物。
“逢僧论性人皆说,指佛高谈母亦惊”两句,通过旁人的反应侧面烘托了道员的悟性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无论是与僧人讨论佛法,还是直接指教佛理,都能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和赞叹。
“已觉君家钟善庆,从来我法付豪英”则表达了对道员家庭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这里不仅肯定了道员家族的美德,也暗示了他将继承并发扬佛法的精义,成为一位杰出的佛教领袖。
最后,“他年勘遍诸方老,古寺编蒲更道情”预示了道员未来的修行之路。他将在各地深入研究佛法,最终在古寺中静心编纂经文,继续传播佛法,表达他对佛教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员年幼时言行举止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悟性和对佛法的深厚理解,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修行道路的美好祝愿。
李侯平生无他好,眼中黄卷常自娱。
明窗危坐对贤圣,鼓吹不可一日无。
欣然会意便忘食,心醉何止勤三馀。
几年携家避盗寇,尚得戏綵乘潘舆。
摄官江外有何好,阔步日边真良图。
试求假直亦不恶,他年不减行秘书。
淡云荒草秋汀暮,归心又寒烟水。
论槛移花,量船载酒,寂寞当年情味。孤蓬夜闭。
听四壁松声,欲高还细。
似近如遥,露鸿声乱楚天外。
蓝桥人断岁久,旧家曾共赏,九华花事。
艳雪初融,生香自暖,消得金莲贴地。相思破睡。
谩一点琴心,暗关千里。愁怯潮生,晓帆风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