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其二》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其二》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闻道全家隐鹿门,竹篱茅屋寄江村。

庞公事业无多子,只有平安遗子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隐士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诗人周紫芝以“次韵”形式,对友人林行的《下行歌》进行回应,选取了其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闻道全家隐鹿门”,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全家隐居于鹿门山。鹿门山,位于湖北襄阳,是东汉名士庞德公的隐居之地,也是后世文人墨客向往的隐逸圣地。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成为隐逸文化的象征。

次句“竹篱茅屋寄江村”,进一步描绘了隐居者的居住环境。竹篱围绕,茅屋低矮,这样的简朴生活与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隐士们追求的是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江村的背景,更增添了这份宁静与和谐,仿佛是心灵得以栖息的净土。

第三句“庞公事业无多子”,将话题转向对庞德公的追忆。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以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而闻名。此句虽言“无多子”,却暗含对庞德公精神遗产的推崇,即“只有平安遗子孙”。这里的“平安”不仅指物质上的安宁,更是精神层面的平和与满足,是对隐逸生活最本质的追求与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庞德公的缅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昼坐偶成

两月悭诗到社中,日长应负绿阴风。

病多自笑药无力,步少不知筇有功。

五里汲泉将石子,一春戒酒谢山翁。

故人送笔能留在,点易台高对晚峰。

(0)

悼沈提学休翁

江东回首复湖南,到处春风许我参。

万里无槎心独往,千钧有笔力能堪。

凤皇台远空魂梦,黄鹤楼高绝笑谈。

最忆牵衣相别地,碧瞳如水鬓䰐鬖。

(0)

王山长归越灯前酌别·其一

陈榻事巳陈,不用再三渎。

君去闭山斋,岁寒两竿竹。

(0)

晓起用前韵

苦调无饶语,长歌复短歌。

寒知春每尔,雨问夜如何。

僻巷门常静,新晴客渐多。

感时惊物色,青草长东阿。

(0)

过惠麓

胜寺游人少,春深不见春。

茶留僧供淡,草唤客愁频。

野望时时极,途号字字真。

吾衰敢忘世,无语独伤神。

(0)

再荅文玉用前韵

市桥樱笋竞相珍,四月风光未尽春。

病欲自医须此静,才难时用是吾真。

南山地近无丛桂,沧海波深有一鳞。

数亩小园千挺竹,野人家事不曾贫。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