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多雨水,秋晚正妨农。
病菜和根煮,新粳带湿舂。
拥沙埋废井,堕石折枯松。
寂寂猿啼昼,白云藏数峰。
山中多雨水,秋晚正妨农。
病菜和根煮,新粳带湿舂。
拥沙埋废井,堕石折枯松。
寂寂猿啼昼,白云藏数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秋景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同情。
“山中多雨水”与“秋晚正妨农”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山中的连绵细雨,对于秋收显得尤为不利,这是因为秋季本应是收获的时节,而此刻却因连续降雨而无法进行农业活动。
“病菜和根煮”一句,表明农作物受到了损害,只能将病残的蔬菜与其根部一起煮食。这种景象常见于困难时期的农家,透露出生活的艰辛。“新粳带湿舂”则是指即使收获了稻谷,由于天气潮湿,也只能将其堆积在湿润的场院中,无法及时晾干。
“拥沙埋废井”和“堕石折枯松”两句,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长时间的雨水导致了泥沙淤积,旧有的水井被填埋,而风力也足以使巨石滚落,折断了干枯的松树。
最后,“寂寂猿啼昼”一句,以猿啼声响起来形容山中秋日的静谧与阴冷。猿鸣声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增添了一份幽深与萧瑟。“白云藏数峰”则是诗人对远处连绵山峰被白云所掩映的一种描写,这也反映了山中秋日天气多变、迷雾缭绕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刻画,表现了诗人对贫困农民生活的关怀,以及对于自然力量无情打击下的人类生存状态的深沉感慨。
人生各有适,一受不可更。
违巳欲徇世,忧患常相婴。
三军护汉将,九鼎调苍生。
功名岂不美,强之辄无成。
朝昏忘寝食,俯仰劳心形。
何如从所好,足以安馀龄。
予也一丘壑,野性真难名。
力懦谢提剑,才拙惭穷经。
疏放已成僻,纷华谁与争。
惊鹿便草丰,白鸥愿江清。
不堪行作吏,万累方营营。
夜虑多俗梦,晓枕无馀酲。
拄颊西山语,适意千里羹。
尘土走岁月,秋光浮宦情。
欲语个中趣,知音耿晨星。
世途古今险,方寸风涛惊。
封侯有骨相,使鬼须铜腥。
誓收此身去,田园事春耕。
武皇重经术,发策策贤良。
广川抱硕学,天人语周详。
贾茂董更醇,治道通阴阳。
而胡命世材,出俾相骄王。
守正端轨则,推诚化披猖。
留滞终外藩,稍异投沅湘。
曲学阿世人,升之在庙廊。
汉业不复兴,格心谁周防。
叶公空好龙,见龙乃张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