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氤氲到此溪,香林高树望中迷。
瘦藤拄月秋山远,破褐随风晚袖低。
庐阜亦开新洞府,玉台还是古招提。
黄柑白酒谁宾主,不放今朝醉似泥。
何处氤氲到此溪,香林高树望中迷。
瘦藤拄月秋山远,破褐随风晚袖低。
庐阜亦开新洞府,玉台还是古招提。
黄柑白酒谁宾主,不放今朝醉似泥。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晚酌示藏用诸友(其一)》描绘了一幅秋夜小酌的画面。首句“何处氤氲到此溪”,以香气弥漫的意境引出溪边的景色,暗示了环境的清幽。次句“香林高树望中迷”,进一步渲染了林木葱郁,使人在观赏中感到迷茫,增添了神秘感。
“瘦藤拄月秋山远”描绘了秋夜山景,藤蔓攀附在枯瘦的枝干上,仿佛在支撑着弯月,展现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破褐随风晚袖低”则通过衣衫破旧、随风飘动的细节,刻画出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和闲适的心境。
“庐阜亦开新洞府,玉台还是古招提”两句,将饮酒之地比喻为神仙洞府和古老的修行场所,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含了超脱世俗的追求。最后,“黄柑白酒谁宾主,不放今朝醉似泥”以黄柑美酒作结,诗人与朋友们共饮,享受当下,不愿清醒,流露出浓厚的酒兴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秋夜小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顺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老夫平生行此世,不自为政听天地。
只今未肯放归程,安知天意非奇事。
平生爱诵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
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
西溪先生刘夫子,个是国士天下士。
家庭孝友春里风,义气高寒秋后水。
艮斋荐书叫九关,重华表闾上半天。
人冤有德却无位,天报芝兰满阶砌。
诸孙个个九凤雏,此郎轩轩千里驹。
槐花再登乡老书,桃花一跳化龙鱼。
堂上双亲黑头在,日唤子孙倚门待。
绿衣归上千岁觞,还我西溪读书债。
我亦闲来散病身,游人不用避车尘。
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后新。
道是远瞻三百里,如何不见六千人。
吴亡越霸今安在,台下年年花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