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时相生辰》
《贺时相生辰》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锡羡来经世,储休表降神。

云间瞻鸑鷟,天上识麒麟。

蕴藉三冬学,形容万古春。

班庭倾玉笋,镇庙契金人。

帝载熙明格,朝签绝拟伦。

渊源参密幄,同德在斯民。

有作皆前用,无言不绪陈。

光华荣斝寿,蕃锡会昌辰。

宠接张侯异,年颁卫武均。

江干空引睇,无路袭馀尘。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为祝贺当时的宰相生辰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宰相品德与才能的高度赞誉。

首先,“锡羡来经世,储休表降神”两句,以“锡羡”和“储休”象征宰相的到来,预示着国家将有吉祥之事发生,体现了对宰相到来的热烈欢迎和对其带来好运的期待。

接着,“云间瞻鸑鷟,天上识麒麟”两句,通过鸟类和兽类的象征,进一步赞美宰相的非凡才能和高尚品德,如同鸑鷟和麒麟一般,代表着祥瑞和尊贵。

“蕴藉三冬学,形容万古春”两句,赞扬宰相深厚的学问和广博的知识,如同四季常青的春日,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班庭倾玉笋,镇庙契金人”两句,通过宫廷和庙宇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宰相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国家的贡献,如同玉笋和金人一样,稳固而珍贵。

“帝载熙明格,朝签绝拟伦”两句,表达了对宰相治国理政能力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政策和措施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并且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渊源参密幄,同德在斯民”两句,强调了宰相与君主之间的默契合作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共同追求,体现了宰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作皆前用,无言不绪陈”两句,赞扬宰相在行动和言语上的智慧与效果,无论做什么都能取得成功,即使不言而喻也能传达深远的意义。

最后,“光华荣斝寿,蕃锡会昌辰”两句,祝愿宰相长寿并受到更多的恩赐,同时预祝国家繁荣昌盛。

“宠接张侯异,年颁卫武均”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强调了宰相受到的特殊待遇和国家对他的重视。

“江干空引睇,无路袭馀尘”两句,表达了对宰相的敬仰之情,暗示即便是在江边眺望,也无法完全追随其卓越的足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宰相的多方面赞美,展现了其在政治、学问、道德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贡献,表达了诗人对宰相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角招.题冒广生藏图

怪秋瘦。依稀旧日皋桥,墅外髡柳。玉鞭笼唤酒。

扣槛雨丝,飘砚寒逗。梅■在否。撷冷艳、偏宜鹤守。

怨魄空帘坐暝,危石数峰存,锁楼阴窗岫。

今古买丝并绣。江山纵改,不替词人后。钵池萦蔓■。

暗■苔枝,愁边歌袖。阑干似旧。画不出、前身谁某。

双白旗亭赌秀。要雪月、与梅花来相就。

(0)

临江仙·其三

海气着衣能祓暑,玉骢嘶过铜街。

绿窗朱户胜蓬莱。夫容开画帧,香影暂徘徊。

黄雨满城人中酒,玉盘新荐杨梅。

流年不换旧情怀。炉烟如我瘦,辛苦未成灰。

(0)

清平乐·其五

池塘春草。去恨何时了。花影偏多人面少。

一样宫梅娇小。相思旧曲琵琶。低徊新月窗纱。

何况飞琼伴侣,萦怀咏絮才华。

(0)

鹧鸪天十九首·其十九

愁酒曾浇信力微。痴心底澈忍娇啼。

红绡袖卷雕阑舞,紫燕巢帮画栋飞。

情幻极,梦真时。天涯何处不同归。

卿卿我我相随约,世世生生无尽期。

(0)

鹧鸪天十九首·其十五

小小池塘去采莲。莲心味苦孰能传。

鸳鸯叶底三更梦,翡翠屏前六月天。

清露重,宝珠圆。钗钿忍说好因缘。

凭谁能奏琴心曲,拨到求凰故急弦。

(0)

倾杯乐·其六林钟商调,旅怀

遥步郊坰,劳飞莺燕,垂杨岸移东浦。

重回首、黯然断魂,绮席阑珊,旅襟散聚。

念黄花、明日秋风零落,太苦。又何如、并携情侣。

翠拾芳野,天台得寻云路雨。每况时、频惊离绪。

尽水乡萍逢,尘侵罗袜,浪逐扁舟,争奈任饥冒冷愁归去。

嗟此恨无语。还凝伫、新月依依,传将幽素。

谁怜锦负年华羽。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