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枯筇度远岑,野花啼鸟助清吟。
云低似觉天根近,涧远因知地脉深。
阅世岂容无正眼,穷源须要识初心。
春寒局促良堪厌,一笑阳和破积阴。
六尺枯筇度远岑,野花啼鸟助清吟。
云低似觉天根近,涧远因知地脉深。
阅世岂容无正眼,穷源须要识初心。
春寒局促良堪厌,一笑阳和破积阴。
这首宋代诗人蒋恢的《行山》描绘了诗人徒步山林的场景。首句“六尺枯筇度远岑”,以六尺长的竹杖(筇)过越远方的山岭,展现了行走的艰难与山势的峻峭。次句“野花啼鸟助清吟”,则通过自然景物——野花和鸟鸣,烘托出诗人游历山林时内心的宁静与诗意的流淌。
第三句“云低似觉天根近”,写云层低垂,仿佛触手可及,让人感到与天空的距离拉近,形象生动。第四句“涧远因知地脉深”,通过深涧暗示大地的深远和神秘,寓含哲理。第五句“阅世岂容无正眼”,表达诗人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力,强调要有明辨是非的智慧。
尾联“穷源须要识初心”,揭示出诗人追求事物本质的决心,以及对初心的坚守。最后,“春寒局促良堪厌,一笑阳和破积阴”以春天的寒冷和积聚的阴霾为背景,表达出诗人期待春暖花开,驱散阴霾的心情,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行山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取向。
宝珠出东国,美玉产南荆。
隋侯曜我色,卞氏飞吾声。
已加明称物,复饰夜光名。
骊龙旦夕骇,白虹朝暮生。
华彩烛兼乘,价值讵连城。
常悲黄雀起,每畏灵蛟迎。
千刃安可舍,一毁难复营。
昔为时所重,今为时所轻。
愿与浊泥会,思将垢石并。
归真川岳下,抱润潜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