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黄河冰未凘,柳条若若草离离。
寒蛩逐马声相续,都似江南秋半时。
十月黄河冰未凘,柳条若若草离离。
寒蛩逐马声相续,都似江南秋半时。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黄河与江南的不同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风貌。
首句“十月黄河冰未凘”,点明时间是农历十月,黄河尚未结冰,展现出北方深秋的景象。这里用“冰未凘”形象地描绘出黄河水虽已转凉,但还未到严冬结冰之时的状态,流露出一种初冬的宁静与辽阔。
次句“柳条若若草离离”,将视线转向岸边,柳条稀疏,草色离离,描绘了一幅典型的秋季景色。这里的“若若”和“离离”分别形容柳条的稀疏和草色的茂盛,通过对比,突出了秋天的萧瑟与生机并存的特点。
第三句“寒蛩逐马声相续”,引入了动物的声音,寒蛩(即蟋蟀)在马蹄声中追逐,声音连绵不绝。这一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还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秋夜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共存的氛围。
最后一句“都似江南秋半时”,将眼前的景象与江南的秋天进行对比,暗示虽然身处北方,但此时的景色与江南秋季的美丽相似。这种对比手法,既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也赞美了北方秋天独特的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黄河、柳条、草色、寒蛩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以及与江南秋天的巧妙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不同地域秋天特色的独到见解。
小朝廷,小于鼠,平章军国痴儿女!
半閒堂,閒于僧,笙歌夜夜西湖灯。
满堂斗蟀秋风起,相公行乐醉未已!
醉中不见强胡来,纵使胡来亦可喜。
胡来祗杀赵家儿,岂杀媚胡一荡子!
金缯岁币民膏脂,临安王气危乎危。
咄尔何物贾秋壑,自坏北门之锁钥。
正士朝端一旦空,权奸突过秦长脚。
伟哉上书太学生,纲常为重身为轻。
「锄奸」一纸奸胆落,边荒万里循州行。
君之去路人归路,可怜狭路偏相遇。
赠君一曲「行路难」,撤盖屏舆何处住?
木棉庵,漳城南,树独如此人何堪!
郑虎臣,宋小吏,屠贼直如屠狗易!
报仇十载心,爱国两行泪!
皮囊可惜入佛堂,遗臭至今尚圊厕。
我来庵畔吊斜阳,千古忠奸两渺茫!
为问木棉花在否,残碑留得姓名香!
冬青已老六陵没,宋家无地葬奸骨。
金笼玉枕安在哉,长卧草间听蟋蟀!
《过木棉庵》【清·许南英】小朝廷,小于鼠,平章军国痴儿女!半閒堂,閒于僧,笙歌夜夜西湖灯。满堂斗蟀秋风起,相公行乐醉未已!醉中不见强胡来,纵使胡来亦可喜。胡来祗杀赵家儿,岂杀媚胡一荡子!金缯岁币民膏脂,临安王气危乎危。咄尔何物贾秋壑,自坏北门之锁钥。正士朝端一旦空,权奸突过秦长脚。伟哉上书太学生,纲常为重身为轻。「锄奸」一纸奸胆落,边荒万里循州行。君之去路人归路,可怜狭路偏相遇。赠君一曲「行路难」,撤盖屏舆何处住?木棉庵,漳城南,树独如此人何堪!郑虎臣,宋小吏,屠贼直如屠狗易!报仇十载心,爱国两行泪!皮囊可惜入佛堂,遗臭至今尚圊厕。我来庵畔吊斜阳,千古忠奸两渺茫!为问木棉花在否,残碑留得姓名香!冬青已老六陵没,宋家无地葬奸骨。金笼玉枕安在哉,长卧草间听蟋蟀!
https://shici.929r.com/shici/9s1q6PF1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