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空空一锦囊,索诗人似索钱忙。
郊寒、岛瘦无颜色,且学当时周赧王。
妙手空空一锦囊,索诗人似索钱忙。
郊寒、岛瘦无颜色,且学当时周赧王。
这首诗《诗债》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对当时文坛现象的深刻洞察。
“妙手空空一锦囊”,开篇即以“妙手”形容诗人的才华,却以“空空一锦囊”暗示其创作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锦囊本是古代文人随身携带的装有诗稿的袋子,此处却显得空空如也,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面对创作压力时的无奈与尴尬。
“索诗人似索钱忙”,进一步将诗人比作在市场上急于求售商品的小贩,生动地刻画出文人在社会上为谋生计而四处奔波的形象,同时也暗含了对文人地位和待遇的不满。
“郊寒、岛瘦无颜色”,引用了宋代诗人梅尧臣(字圣俞,号宛陵先生)和苏舜钦(字子美,号沧浪子)的别称“郊寒岛瘦”,来比喻他们的诗歌风格过于朴素、清瘦,缺乏色彩。这里借以讽刺当时文坛上某些文风过于拘谨、缺乏创新的现象。
“且学当时周赧王”,最后以周赧王为例,周赧王是东周的最后一个君主,他在位期间国势衰微,无力改变国家的命运。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在文坛上的无力感和对现状的无奈接受。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文坛风气的批判,即文人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如同身处困境的周赧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讽刺,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创作困境,也反映了对当时文坛现象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伫立蘅皋暮,冻云乍敛,霜飙微列。
怅饮杯深,阳关声苦,愁见画船催发。
夜来红泪烛,还解惜、王孙轻别。
怅望处,乍金丝冷落,兰薰销歇。闻说。归兴切。
华鬓未生,得意浓时节。
画戟门开,斑衣追逐,晓日凤凰双阙。
帝城春信早,随处有、江梅攀折。
烂熳赏,也多应忘了,东堂风月。
嫩柳初摇翠。怪朝来早有,飞花零坠。
洞门斜开,珠帘初卷,惊起谢娘吟缀。
蕊珠宫殿晓,谁乱把、云英揉碎。
气候晚,被寒风卷渡,龙沙千里。沈醉。深院里。
粉面照人,疑是瑶池会。
润拂炉烟,寒欺酒力,低压管弦声沸。
艳阳过半也,应是好、郊原新霁。
待更与上层楼,遍倚栏干十二。
淘河复淘河,后土激浪沙分波。
大石羽转杂龙鼍,汝欲澄清力几多。
官家费尽水衡钱,万夫政待汝漪涟。
天上有河鹊以填,可增汝漫髡其颠。
虚名覈何尝,休讥汝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