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行役过淀湖至吴》
《清明行役过淀湖至吴》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涉泖正清明,淀湖波更平。

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

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

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

(0)
注释
泖:古代湖泊名,在今上海地区。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春分后十五日,通常有扫墓、踏青等活动。
雉媒:古代用于招引野鸡的器具或装置。
鹤唳:鹤的叫声,常用来象征高洁或思乡之情。
吴城:指古代吴国的城池,这里可能指附近的城市或地区。
翻译
正值清明时节,涉泖湖水格外清澈平静。
古代招引野鸡的设施已成遗迹,鹤鸣声却唤起我对家乡的情感。
每家每户门前都插着杨柳,处处盛开的桃花如诗如画。
近处的青山清晰可见,仿佛就在眼前,吴城近在咫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的春日江南水乡图。开篇“涉泖正清明,淀湖波更平”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通过对水面清澈和湖波宁静的描写,展现出一个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美丽。

接着,“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两句,则通过鸟鸣声传递了时间的悠久和空间的广阔,引发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乡愁。雉(一种野鸡)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孤独或哀伤,而鹤则象征着高洁与长寿,这里通过它们的鸣叫,增添了一层历史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两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杨柳成荫,桃花烂漫,展示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两句,则将视线拉远,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山川的眺望以及对城市的期待。这里的“咫尺”一词,更增添了一种亲切与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色和乡愁的深情,以及对于生活和故土的热爱。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鹊桥仙·其二再为蔡夫人寿

玉箫引凤,金龙放鸽,甲子韶华初半。

水晶帘下恰梳头,早展满、鹅溪素练。

云因意起,花随手发,笑引绿华为伴。

儿家琴曲本中郎,谁说道、夫人姓管。

(0)

浣溪沙.青溪

几曲空传碧玉流。小姑归后暮烟收。

闲来休倚钿箜篌。

绿树难遮三月恨,碧云长带一江秋。

那堪重忆少年游。

(0)

醉春风.春情

春到谁宁耐,羞结泥金带。

香篝倚处独含颦,嗳嗳嗳。

满院苔圆,半檐榆小,有愁难卖。

密约劳担待,鹦鹉多无赖。

隔帘小玉悄声传,咳咳咳。

花影频摇,月纹如动,那人帘外。

(0)

满江红·其十即席赠顾庵学士

二十年来,叹世事、尘霾波涨。

喜老友、跳归燕市,须眉无恙。

皂帽幸辞辽海外,青衫还泣浔江上。

问榜门、谁是脱骖人,千金饷。且上下,随流漾。

予解和,公能唱。须浇开磈垒,洞庭春酿。

屈指明年将半百,看云取次从藜杖。

又何老、呵壁续离骚,笺天状。

(0)

永遇乐·其一九日

篱菊凝霜,井梧零露,雁飞平楚。

何处秋声,小庭淅沥,无奈情千缕。

登高送目,手把茱萸,生受澹烟疏雨。

叹良时、几年虚度,总付东华尘土。

古今得失,人生聚散。浑似落英无数。

戏马台空,龙山帽冷,风月还如许。

闲抛书帙,笑引清樽,看取绿窗眉妩。

莫更使、愁蜂怨蝶,香寒别浦。

(0)

浪淘沙.牧子卧牛背晚归

牛背稳于舟。身外无忧。醉来一枕梦巢由。

惊起不知何处笛,斜日林丘。古树晚鸦投。

暝入西楼。寒烟暮霭织成秋。

归路一鞭衰草色,野水桥页。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