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泖正清明,淀湖波更平。
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
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
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
涉泖正清明,淀湖波更平。
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
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
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的春日江南水乡图。开篇“涉泖正清明,淀湖波更平”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通过对水面清澈和湖波宁静的描写,展现出一个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美丽。
接着,“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两句,则通过鸟鸣声传递了时间的悠久和空间的广阔,引发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乡愁。雉(一种野鸡)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孤独或哀伤,而鹤则象征着高洁与长寿,这里通过它们的鸣叫,增添了一层历史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两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杨柳成荫,桃花烂漫,展示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两句,则将视线拉远,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山川的眺望以及对城市的期待。这里的“咫尺”一词,更增添了一种亲切与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色和乡愁的深情,以及对于生活和故土的热爱。
二十年来,叹世事、尘霾波涨。
喜老友、跳归燕市,须眉无恙。
皂帽幸辞辽海外,青衫还泣浔江上。
问榜门、谁是脱骖人,千金饷。且上下,随流漾。
予解和,公能唱。须浇开磈垒,洞庭春酿。
屈指明年将半百,看云取次从藜杖。
又何老、呵壁续离骚,笺天状。
篱菊凝霜,井梧零露,雁飞平楚。
何处秋声,小庭淅沥,无奈情千缕。
登高送目,手把茱萸,生受澹烟疏雨。
叹良时、几年虚度,总付东华尘土。
古今得失,人生聚散。浑似落英无数。
戏马台空,龙山帽冷,风月还如许。
闲抛书帙,笑引清樽,看取绿窗眉妩。
莫更使、愁蜂怨蝶,香寒别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