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稳于舟。身外无忧。醉来一枕梦巢由。
惊起不知何处笛,斜日林丘。古树晚鸦投。
暝入西楼。寒烟暮霭织成秋。
归路一鞭衰草色,野水桥页。
牛背稳于舟。身外无忧。醉来一枕梦巢由。
惊起不知何处笛,斜日林丘。古树晚鸦投。
暝入西楼。寒烟暮霭织成秋。
归路一鞭衰草色,野水桥页。
这首明代陈霆的《浪淘沙·牧子卧牛背晚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归图。首句“牛背稳于舟”,形象地写出牧童在牛背上安逸自在,仿佛比乘船还要平稳,流露出他对生活的满足和闲适。接着,“身外无忧”四字,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醉来一枕梦巢由”描绘了牧童微醺的状态,他的梦境或许如巢父、许由般远离尘世纷扰,充满了田园诗意。然而,“惊起不知何处笛”又带来一丝微妙的转折,笛声打破了他的梦境,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真实与生动。
“斜日林丘”描绘出夕阳西下,照耀着远处的山丘,渲染出一种恬淡而落寞的氛围。接下来,“古树晚鸦投”进一步强化了傍晚时分的寂静,乌鸦归巢,更显孤独与寂寥。
“暝入西楼”写牧童归家,暮色渐深,他进入西楼,可能意味着一天劳作的结束。最后两句“寒烟暮霭织成秋,归路一鞭衰草色”,通过寒烟、暮霭和衰草,勾勒出秋意渐浓的景象,以及牧童骑着牛走过满目凄凉的归途,画面感强烈,引人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牧童晚归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落寞,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