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天险亦岷峨,南北舟航倍几多。
激浪奔流无日夜,长年三老费撝诃。
试看急缆牵危舸,何似方塘湛绿波。
欲趁此行铭剑阁,苍崖先遣百人磨。
彭城天险亦岷峨,南北舟航倍几多。
激浪奔流无日夜,长年三老费撝诃。
试看急缆牵危舸,何似方塘湛绿波。
欲趁此行铭剑阁,苍崖先遣百人磨。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前题次十峰司宪韵(其四)》描绘了彭城(今徐州)地理位置的重要,犹如岷山和峨眉山般险峻,是南北水路交通的要冲。诗中强调了彭城江河的汹涌澎湃,日夜奔流不息,连年累月都有经验丰富的船夫在艰辛地掌舵导航。
诗人通过对比,提出疑问:船只在湍急的江流中牵动着危险的船只航行,是否不如平静如镜的方塘泛舟那样宁静舒适?他表达了想要借此次行程在剑阁镌刻铭文的愿望,寓意着这次经历的深刻和重要性,甚至提议先让众多工匠在苍崖上打磨石头,为纪念做好准备。
整首诗以地理形势开篇,继而转入对舟行艰险的描绘,最后上升到情感与历史意义的层面,展现了诗人对彭城山水的独特感受和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敬仰。
浮云晚陆离,巨浪朝澎湃。
橹摇虽甚亟,岸远不可届。
巴丘两日中,湖路千里外。
月上照遥山,修眉雨新画。
天外难摹境,眼中无数诗。
未能忧冻死,真复是狂痴。
不废书深映,宛同驴借骑。
高低酒价问,远近佛庐知。
要学禁体物,良由多爱奇。
悠悠竟何得,役役漫成疑。
有弟归先我,因渠属有思。
王徐吾畏友,印幼所娇儿。
半夜诗成疾置看,甚思走笔退知难。
我如枫叶非关伐,君比梅花不带酸。
岂是独醒羞众醉,政由尚白惧朱丹。
一尊重辱相料理,不尔何缘罄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