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谁宁耐,羞结泥金带。
香篝倚处独含颦,嗳嗳嗳。
满院苔圆,半檐榆小,有愁难卖。
密约劳担待,鹦鹉多无赖。
隔帘小玉悄声传,咳咳咳。
花影频摇,月纹如动,那人帘外。
春到谁宁耐,羞结泥金带。
香篝倚处独含颦,嗳嗳嗳。
满院苔圆,半檐榆小,有愁难卖。
密约劳担待,鹦鹉多无赖。
隔帘小玉悄声传,咳咳咳。
花影频摇,月纹如动,那人帘外。
这首清代吴绮的《醉春风·春情》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春到谁宁耐"一句,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意盎然的季节无人能抵挡的感慨,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敏感和期待。"羞结泥金带"则描绘了女子因春心萌动而不好意思佩戴华丽装饰的情景。
"香篝倚处独含颦,嗳嗳嗳"通过细腻的动作和拟声词,展现了女子独自倚在熏香炉旁,眉头紧锁,低声轻叹的场景,透露出她的幽怨与惆怅。"满院苔圆,半檐榆小,有愁难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和女子内心的愁绪,难以言表。
"密约劳担待,鹦鹉多无赖"借鹦鹉的顽皮来衬托女子的无奈,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期待和担忧。"隔帘小玉悄声传,咳咳咳"描绘了女子与外界的微妙交流,可能是对某人的暗中传递,但又欲言又止,显得含蓄而神秘。
最后三句"花影频摇,月纹如动,那人帘外"以景结情,通过花影摇曳、月光移动,暗示了帘外可能有人在悄悄窥视,引发女子更多的遐想和期待,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春日里的微妙情感,既有春情的甜蜜,又有忧虑的苦涩,展现了清代词作中婉约含蓄的情感表达。
七岁入小学,十五学时文。
二十学业成,随计入咸秦。
秦中多贵游,几与书生亲。
年年抱关吏,空笑西来频。
在昔学语初,父兄已卜邻。
跛鳖不量力,强欲缘青云。
四十有牧豕,五十有负薪。
寂寥抱玉献,贱薄倡优陈。
青衫亦区区,何时画麒麟。
遇合仅一二,饥寒几何人。
谁留章甫冠,万古徒悲辛。
吾非北宫黝,挫若挞诸市。
吾非孟施舍,量虑三军畏。
一堕刺客流,一入力战士。
知一不知二,遂与圣贤异。
周孔得其传,伟哉孟轲氏。
讲明不动心,因问发奇秘。
气壹则动志,志一则动气。
浩然得所寄,知言有深味。
嗟予笃学心,一暴十寒废。
立志苦不早,少岂达兹义。
所适昧善恶,几溺彼功利。
事情更历多,晚乃能自砺。
日用根本原,至大至刚意。
馁然行有慊,何谓塞天地。
服膺先格言,造次颠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