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陈招使》
《上陈招使》全文
宋 / 刘炜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戈一指迅雷轰,涌雪公应记洗兵。

伊洛风烟想如旧,江淮草木转知名。

争先识面今裴度,孰与论心昔孔明。

文水万家惟击壤,得无军饷尽归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chénzhāo使shǐ
sòng / liúwěishū

tiānzhǐxùnléihōngyǒngxuěgōngyìngbīng

luòfēngyānxiǎngjiùjiānghuáicǎozhuǎnzhīmíng

zhēngxiānshímiànjīnpéishúlùnxīnkǒngmíng

wénshuǐwànjiāwéirǎngjūnxiǎngjìnguīgēng

注释
天戈:天上的戈矛,形容威势极大。
迅雷:比喻行动迅速、力量强大。
涌雪公:对某位有威望将领的尊称,可能指代某位清洗兵器的军事领袖。
裴度:唐朝宰相,以智谋著称。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谋和忠诚闻名。
击壤:古代一种游戏,象征太平盛世。
军饷:军队的给养或薪酬。
归耕:回归田园耕作,隐喻物资用于民需而非军事。
翻译
天戈一指如同迅雷轰鸣,涌雪公应当记得那次洗净兵器的壮举。
想象伊水洛水边的风烟依旧,江淮间的草木因您而更加闻名。
争相拜见您的面容犹如今日裴度,谁能和您相比昔日的孔明。
文水之畔万家人只知击壤欢歌,是否军需粮饷都已化为农耕之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刘炜叔所作,名为《上陈招使》。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借用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战争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天戈一指迅雷轰”这一句通过天上的闪电来比喻军队的突然袭击,展示了战争的急遽与猛烈。紧接着,“涌雪公应记洗兵”则透露出战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希望像春雪一样将过去的污秽洗净。

“伊洛风烟想如旧”中,伊洛指的是古代的河流,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下句“江淮草木转知名”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与生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

在“争先识面今裴度”一句中,作者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这里的“争先”指的是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而竞相出众,而“裴度”则是历史上的一位能臣,常被用来比喻理想中的贤才。紧接着,“孰与论心昔孔明”一句中,“孰与”意为何人,与“论心”结合起来,则是在探讨谁能够像古代的智者孔明(即诸葛亮)那样洞察世事。

最后两句“文水万家惟击壤,得无军饷尽归耕”则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场景。作者希望人们只需在田间劳作,不再需要为战争而奔波。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政治军事的关注以及对民生和平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刘炜叔
朝代:宋

刘炜叔,莆田(今属福建)人。矩子(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刘矩传》附)。为南海县丞时师事杨长孺。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知吉州。嘉熙间提举福建市舶司,知泉州(同上书卷九○、九三)。事见《诚斋集》卷首刘炜叔序。
猜你喜欢

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沈忧竟何益,祗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炙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0)

寒食江畔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0)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

时泰岁丰无事日,功成名遂自由身。

前头更有忘忧日,向上应无快活人。

自去年来多事故,从今日去少交亲。

宜须数数谋欢会,好作开成第二春。

(0)

夜坐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一两声。

(0)

杂曲歌辞.急乐世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0)

江城子·其一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檀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