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戒敕有司,大祀简庶务。
万几惟一心,岂有可息处。
春巡经四省,率幸春苗布。
桃源数州县,歉后常廑虑。
麦秋究何若,咨询驰驿路。
譬父母怜子,尤切于新晤。
誓戒敕有司,大祀简庶务。
万几惟一心,岂有可息处。
春巡经四省,率幸春苗布。
桃源数州县,歉后常廑虑。
麦秋究何若,咨询驰驿路。
譬父母怜子,尤切于新晤。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夏至斋居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政务的深切关怀和对百姓疾苦的体恤之情。
首句“誓戒敕有司,大祀简庶务”表明了皇帝对官员的严格要求,强调在重大祭祀活动期间要简化政务,确保仪式的庄重与虔诚。接着,“万几惟一心,岂有可息处”表达了皇帝勤政爱民的决心,无论政务多么繁重,都必须全心投入,没有片刻的懈怠。
“春巡经四省,率幸春苗布”描述了皇帝巡视各地的情景,关注春耕春播的情况,体现了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桃源数州县,歉后常廑虑”则表现了皇帝对灾后恢复的忧虑,即使在丰收之年也不忘关注可能发生的灾害。
“麦秋究何若,咨询驰驿路”说明了皇帝关心麦收情况,通过驿站迅速获取信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譬父母怜子,尤切于新晤”将皇帝对百姓的关怀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尤其在初次见面时更为深切,形象地表达了皇帝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不仅有着卓越的政治智慧,更有一颗体恤苍生的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