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隆崇俯钱塘,往往旧迹称钱王。
布衣奋起保一方,识时知命归真皇。
林衣锦绣誇故乡,三世五王名姓扬。
两浙士女安农桑,嬉游鼓吹答韶光。
当时遗爱云不忘,豪争计夺事已往。
忏悔佛力资慈航,纷建梵宇金碧煌。
至今石屋烟霞苍,苔封碑字半存亡。
应真补塑狞龙降,梦僧告语殊荒唐。
慈氏便真能降祥,福善祸淫理有常。
䛕求宁媚可慨慷,无心随喜乃不妨,或与林壑增佳赏。
披图作歌怀古长,不殊胜处亲徜徉。
高峰隆崇俯钱塘,往往旧迹称钱王。
布衣奋起保一方,识时知命归真皇。
林衣锦绣誇故乡,三世五王名姓扬。
两浙士女安农桑,嬉游鼓吹答韶光。
当时遗爱云不忘,豪争计夺事已往。
忏悔佛力资慈航,纷建梵宇金碧煌。
至今石屋烟霞苍,苔封碑字半存亡。
应真补塑狞龙降,梦僧告语殊荒唐。
慈氏便真能降祥,福善祸淫理有常。
䛕求宁媚可慨慷,无心随喜乃不妨,或与林壑增佳赏。
披图作歌怀古长,不殊胜处亲徜徉。
此诗描绘了杭州西湖边的烟霞洞,以及洞内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宗教文化。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融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中首先描述了烟霞洞所处的地理环境——“高峰隆崇俯钱塘”,描绘出山峰高耸入云,俯瞰着钱塘江的壮丽景象。接着,诗人通过“往往旧迹称钱王”这一句,引出了烟霞洞与古代英雄人物钱王之间的联系,暗示这里曾是英雄豪杰活动的场所,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布衣奋起保一方,识时知命归真皇”两句,赞美了那些平民英雄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一方安宁,并最终顺应天命,归依正道。这种对英雄人物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正义与勇敢的推崇。
“林衣锦绣誇故乡,三世五王名姓扬”则进一步描绘了烟霞洞周边的自然美景与历史人物的辉煌事迹,强调了这个地方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名人辈出,历史积淀深厚。
“两浙士女安农桑,嬉游鼓吹答韶光”两句,展现了当地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场景,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接下来,“当时遗爱云不忘,豪争计夺事已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上的纷争与争夺已经成为了过去,留给后人的是宝贵的历史记忆。
“忏悔佛力资慈航,纷建梵宇金碧煌”则转而描述了宗教文化的繁荣,佛教寺庙的建立与辉煌,反映了人们对于精神寄托与心灵慰藉的追求。
最后,“至今石屋烟霞苍,苔封碑字半存亡”描绘了烟霞洞现今的景象,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石屋与烟霞相映成趣,碑文虽已斑驳,却见证了历史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烟霞洞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历史美和人文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千山不肯豁,环谷锁微烟。
况经久隘雨,正此暮春天。
积叠分流壑,我舟从之沿。
中央一明镜,左右双翠钿。
前抱疑无路,转襟别泻川。
递来互伸缩,奔往欲蹁跹。
未甘洄波漏,犹借石根连。
翻惧汹涛齧,驱彼莽榛编。
笼树施缭绕,沉霭合迍邅。
稍稍通微径,孤村倚麓偏。
牧樵时踯躅,惊起白云眠。
持筐饶野妇,结伴接山巅。
长嫂勤采采,掇捋幽峰前。
小姑嫚嬉戏,羞客掩林边。
薄暮各归去,无人鸟初还。
睍睆竞音好,颉颃并羽翾。
芳草终有怨,閒花谁复怜。
缘溪正堪数,渐泊亦为缘。
无情交如此,莫逆心或然。
识面从兹日,相对忆今年。
《舟倦连日得诸山周旋晚泊斯隈口占二十韵酬之》【明·郭之奇】千山不肯豁,环谷锁微烟。况经久隘雨,正此暮春天。积叠分流壑,我舟从之沿。中央一明镜,左右双翠钿。前抱疑无路,转襟别泻川。递来互伸缩,奔往欲蹁跹。未甘洄波漏,犹借石根连。翻惧汹涛齧,驱彼莽榛编。笼树施缭绕,沉霭合迍邅。稍稍通微径,孤村倚麓偏。牧樵时踯躅,惊起白云眠。持筐饶野妇,结伴接山巅。长嫂勤采采,掇捋幽峰前。小姑嫚嬉戏,羞客掩林边。薄暮各归去,无人鸟初还。睍睆竞音好,颉颃并羽翾。芳草终有怨,閒花谁复怜。缘溪正堪数,渐泊亦为缘。无情交如此,莫逆心或然。识面从兹日,相对忆今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8qnpXx3Z.html
隔岁曾订星岩履,宁负岩云绣如绮。
共将相知一片怀,精神顷刻常伊迩。
先生雄名胜二玄,冰壶濯濯琳琅前。
何以饮我惟玉液,何以赠我惟云笺。
人生山水共朋友,倏忽还随岩云走。
明朝欲泛珠江船,惆怅别君羚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