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从雨自何时,一卷中流众共之。
岂有恒星终不见,谩言宋石久无知。
湖山一体如微具,翼轸分临或在兹。
便欲葺荷惟此地,乘槎泛斗复谁期。
从风从雨自何时,一卷中流众共之。
岂有恒星终不见,谩言宋石久无知。
湖山一体如微具,翼轸分临或在兹。
便欲葺荷惟此地,乘槎泛斗复谁期。
这首诗描绘了星墩这一景观,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融合在一起。诗人以“从风从雨自何时”开篇,以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引出对星墩长久存在的思考,体现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壮阔。接着,“一卷中流众共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星墩在湖中犹如画卷般静美,为众人所共享的景象。
“岂有恒星终不见,谩言宋石久无知”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历史的追思。恒星虽长存,但也有时隐时现;宋石虽古老,却并非无知。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万物和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湖山一体如微具,翼轸分临或在兹”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联系,将星墩置于湖山之中,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处微小而独特的存在,同时暗示着星墩可能与更广阔的天文学知识有所关联。
最后,“便欲葺荷惟此地,乘槎泛斗复谁期”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地建造亭台楼阁,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同时也提出了对未来探索未知世界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山家无外营,超然闭幽室。
薄团北窗下,默坐终永日。
炎景忽差池,凉飙动萧瑟。
中林多橘柚,粲粲垂华实。
凭高试裴回,幽兴遽超逸。
云霞散平冈,太白空际出。
禽归杳莫辨,积翠锁深蔚。
吁哉宇宙间,濩落竟一物。
胡为市朝客,终岁浪汩没。
翳吾乐馀生,胜事良可诘。
放怀在冥冥,身世两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