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本自掣肘去,那更病留过一旬。
满眼山川虽不改,连天桃李已成尘。
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
怅望故人分雪此,飞云落日在纶巾。
春风本自掣肘去,那更病留过一旬。
满眼山川虽不改,连天桃李已成尘。
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
怅望故人分雪此,飞云落日在纶巾。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和深沉的怀旧之情的交织。开篇“春风本自掣肘去”便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但诗人却因为病痛而不能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留恋,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甘与无奈。
“满眼山川虽不改”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但这份永恒并不能带走他内心的忧伤。“连天桃李已成尘”则是一种时光易逝、美好事物终将凋零的哀叹。这里的“桃李”不仅是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也象征着人间的繁华与寂寞。
接下来的“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则是对往昔战争和英雄事迹的一种怀念。诗人借用了历史上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于过去英雄时代的向往和现在孤独无助的哀伤。
最后,“怅望故人分雪此,飞云落日在纶巾”则是对远方朋友或旧友的一种深切思念。诗人通过“分雪”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相连,表达了想要跨越时空的渴望,而“飞云落日在纶巾”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灵魂飘泊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是一篇集感性与哲理于一身的佳作。
水墨古画山石屏,雷起龙蛇枯木藤。
石囊嵌空自宫室,六月卷簟来曲肱。
松风琴瑟心可写,水寒瓜李嚼明冰。
却登夏畦视耘耔,烘颜炙背栖苍蝇。
闻道九衢尘作雾,乌靴席帽如馈蒸。
归尝玉粒不敢饱,高车驷马何能乘。
村南村北禾黍黄,穿林入坞岐路长。
据鞍梦归在亲侧,弟妹妇女笑两厢。
甥侄跳梁暮堂下,惟我小女始扶床。
屋头扑枣烂盈㪷,嬉戏欢争挽衣裳。
觉来去家三百里,一园兔丝花气香。
可怜此物无根本,依草著木浪自芳。
风烟雨露非无力,年年结子飘路傍。
不如归种秋柏实,他日随我到冰霜。
老竹帖妥不作奇,嫩篁翘翘动风枝。
是中有目世不知,吾宗落笔风烟随。
书帙蠹鱼乾,炉香眠鸭困。
佳人来无期,诗句且排闷。
遥知乌衣游,棋局具肴酝。
争道嘲不恭,鏖兵劳得俊。
颇寻文献盟,不落市井吝。
四月明朱夏,南风解人愠。
风前怀二陆,家法窥抗逊。
身有三尺桐,爨下得馀烬。
端可张洞庭,寥阔世未信。
为我谢孔君,举酒取快尽。
世故安足存,青天飞鸟印。
即邪是正,即药是病。乞水指井,乞饭与甑。
杀人如麻,出邪命定。而得正命,尸罗清净。
而八万四千清净,是谓毗卢遮那正法眼藏。
以平等印封之,以僧伽梨蒙之。
无心者来,弹指门开。圣凡不尽,金锁生苔。
丹青回互,南北呈露。影落千江,谁知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