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沩哲禅师真赞》
《大沩哲禅师真赞》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赞

即邪是正,即药是病。乞水指井,乞饭与甑。

杀人如麻,出邪命定。而得正命,尸罗清净。

而八万四千清净,是谓毗卢遮那正法眼藏。

以平等印封之,以僧伽梨蒙之。

无心者来,弹指门开。圣凡不尽,金锁生苔。

丹青回互,南北呈露。影落千江,谁知月处。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大沩哲禅师真赞》。诗中以奇特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大沩哲禅师的崇敬和对其佛法境界的赞赏。"即邪是正,即药是病"揭示了世间万物相对性,善恶、苦乐皆可转化;"乞水指井,乞饭与甑"象征禅师的智慧,能引导人们找到生活的源泉;"杀人如麻,出邪命定"则暗示禅师具有超脱生死的力量。

"尸罗清净"表达禅师内心的纯净,"八万四千清净"进一步强调其佛法的广大无边。"毗卢遮那正法眼藏"是佛教术语,意为大日如来的智慧宝藏,禅师被视为拥有这种智慧。"以平等印封之,以僧伽梨蒙之"象征禅师的教诲如印证真理,普度众生。

"无心者来,弹指门开"表明禅师的接引方式简单直接,对于有悟性的人,只需一言点拨即可。"圣凡不尽,金锁生苔"则寓言了禅门的包容与时间的流转。"丹青回互,南北呈露"可能是指禅师的教化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最后两句"影落千江,谁知月处",以月影倒映千江的景象,形象地描绘出禅师佛法如明月普照,但其究竟所在却难以言表,留给读者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禅师的智慧与佛法的深远影响,体现了黄庭坚在禅宗诗中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自题新中国未来记

却横西海望中原,黄雾沈沈白日昏。

万壑豕蛇谁是主,千山魑魅阒无人。

青年心死秋梧悴,老国魂归蜀道难。

道是天亡天不管,朅来予亦欲无言。

(0)

城南二首·其一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0)

咏怀·其五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0)

郑生至自泰山二首·其一

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

有无丈人石,几许大夫松。

海日低波鸟,岩雷起窟龙。

谁言天下小,化外亦王封。

(0)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役名则已勤,徇身则已媮。

我诚愚且拙,身名两无谋。

始者学书判,近亦知问囚。

但知今当为,敢问向所由。

士方其未得,惟以不得忧。

既得又忧失,此心浩难收。

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尘埃虽未脱,暂憩得一漱。

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嘤呦。

鞅掌久不决,尔来已徂秋。

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

王事谁敢愬,民劳吏宜羞。

中间罹旱暵,欲学唤雨鸠。

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

渭水涸无泥,菑堰旋插修。

对之食不饱,馀事更遑求。

近日秋雨足,公馀试新篘。

劬劳幸已过,朽钝不任锼。

秋风欲吹帽,西阜可纵游。

聊为一日乐,慰此百日愁。

(0)

送夏旦赴举

岭梅初尽草初生,马上春风酒易醒。

好共大鹏双奋击,此行有路到南溟。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