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觉行舟款。孤负这、满江春景,愁思怎换。
雨落篷窗如泪点,只听声声如贯。
却一任、凄风为伴。
遥看乡村扉半启,碧烟痕、想是人炊膳。
斜照里,柳堤畔。琼山望尽音仍断。
到晚来、残灯消焰,衷情更绊。
便入罗帏难熟睡,倚枕儿名低唤。
见初晓、彩霞色焕。
甫解征帆增百感,奈悲肠、有似轮旋转。
膝下冷,我心乱。
但觉行舟款。孤负这、满江春景,愁思怎换。
雨落篷窗如泪点,只听声声如贯。
却一任、凄风为伴。
遥看乡村扉半启,碧烟痕、想是人炊膳。
斜照里,柳堤畔。琼山望尽音仍断。
到晚来、残灯消焰,衷情更绊。
便入罗帏难熟睡,倚枕儿名低唤。
见初晓、彩霞色焕。
甫解征帆增百感,奈悲肠、有似轮旋转。
膝下冷,我心乱。
这首《金缕曲》描绘了作者在江中遇雨时的复杂心情,充满了对远方女儿的深切思念。开篇“但觉行舟款”,以行舟缓缓前行的动态,引出满江春景与愁思交织的氛围。接着,“雨落篷窗如泪点”,将雨滴比作泪水,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哀愁。通过“却一任、凄风为伴”一句,展现了作者在风雨中孤独面对凄凉环境的坚韧。
“遥看乡村扉半启,碧烟痕、想是人炊膳。”这一句转而勾勒出远处乡村的生活场景,炊烟袅袅,似乎在诉说着家的温暖与生活的日常,与作者身处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紧接着“斜照里,柳堤畔。琼山望尽音仍断”,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柳树依依,琼山远眺,却无法听到女儿音讯的画面,进一步加深了思念之情。
“到晚来、残灯消焰,衷情更绊。”晚灯渐暗,内心的情感却愈发沉重,难以释怀。最后,“便入罗帏难熟睡,倚枕儿名低唤。见初晓、彩霞色焕。”即使回到温暖的居所,也无法安眠,心中始终萦绕着对女儿的呼唤。天明之时,彩霞绚烂,却也映衬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