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蔗芗明四首·其四》
《挽王蔗芗明四首·其四》全文
清 / 陈柄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佗傺忳忳病易侵,还凭曲檗解烦襟。

不堪有七嵇中散,对影成三李翰林。

仙客已乘箕尾去,世人空向酒垆寻。

可怜后死招魂痛,一纸烧残一片心。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深沉哀婉的情感,悼念故人王蔗芗明。首句“佗傺忳忳病易侵”,以“佗傺忳忳”形容故人遭遇困境,疾病缠身,暗示其生前的困顿与痛苦。接着“还凭曲檗解烦襟”,以曲檗(一种中药)比喻通过药物或某种方式来缓解内心的愁苦,暗含对故人精神慰藉的渴望。

“不堪有七嵇中散,对影成三李翰林。”这里运用典故,将故人与历史上的两位文人嵇康和李白相比较,表达了对故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早逝的惋惜之情。“七嵇”指嵇康,“中散”是他的官职,而“三李”则可能是指李白,此处“三”并非确数,而是泛指,意在强调故人的文采斐然。

“仙客已乘箕尾去,世人空向酒垆寻。”“箕尾”是中国古代星象学中的术语,此处借指仙人离去,表达对故人离世的哀悼。而“酒垆”则是古代酒肆的代称,此处暗示世人仍在寻找慰藉,却已无法找到故人,表达了对故人逝去的深切怀念。

最后,“可怜后死招魂痛,一纸烧残一片心。”“招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仪式,用来召唤亡灵回归,此处表达了对故人离世的悲痛之情。而“一纸烧残一片心”则形象地描绘了悼念者焚烧祭品时内心的痛楚,以及对故人深深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典故的运用,深刻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思与怀念,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诗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陈柄德
朝代:清

字伯谦,号吉甫,江阴陈墅人,乾隆丁酉拔贡,朝考一等第一名,因病未用,誊录议叙丰县教谕,荐授旌德知县。道光六年卒,年七十六。著有嵎山集。
猜你喜欢

玉堂春 重阳真人分梨十化集卷下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
玉液金丹,频频迎迓。
玉兔金乌,光光相次亚。
照玉阑干,种玉芽。
玉蕊金茎,长长生不谢。
玉女金童,常常看舍。
玉锁金匙,六门开阐下。
赏玉堂春,对玉花。

(0)

忆王孙·分明七宝更休论

分明七宝更休论。
七座门开各有门。
一四一三各彼吞。
返阳魂。
便是

(0)

蓦山溪 曾萧真人 见金莲正宗记

真人已悟,四海名先到。
只为有声闻,却隔了、玄元妙道。
可怜仙骨,落入鬼形骸,一般衰,一般老,空恁一般了。
岂知玄妙,刚被身心傲。
度日若*盲,诮不识、丹砂炉灶。
好将二物,鼎内结成丹,服饵了,得长生,携手归蓬岛。

(0)

卜算子 辞世 鸣鹤馀音卷之五

握固披衣候。
水火频交媾。
万道霞光海底生,一撞三关透。
仙乐频频奏。
常饮醍醐酒。
妙药都来顷刻间,九转金丹就。

(0)

无俗念 鸣鹤馀音卷之一

十年学道,遇明师、指破神仙真诀。
一句便知天外事,万载千年疑绝。
见色明心,闻声悟道,此理难言说。
玄关斡运,心生无限欢悦。
放开匝地清风,迷云散尽,露出青霄月。
万里乾坤明似水,一色寒光皎洁。
玉户推开,珠帘高卷,坐对千岩雪。
人牛不见,悟个不生不灭。

(0)

满庭芳·三载施为

三载施为,十全八九,有些未及功圆。
不曾行疏,所惠自然钱。
也不修斋动众,一麻麦、任润灵田。
非外觅,无中造化,有口妙难言。
道传。
明易象,倒颠光运,天地之先。
觉无形应物,非?
中边。
清静金婴玉姹,虚无里、汞结灵铅。
六铢挂,大罗归去,重受玉皇宣。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