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阳朔县舍》
《题阳朔县舍》全文
宋 / 陶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石壁高深绕县衙,不离床衽自烟霞。

民耕紫芋为朝食,僧煮黄精代晚茶。

瀑布声中窥案牍,女萝阴里劝桑麻。

欲知言偃弦歌化,水墨屏风数百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shuòxiànshè
sòng / táo

shígāoshēnràoxiànchuángrènyānxiá

míngēngwèicháoshísēngzhǔhuángjīngdàiwǎnchá

shēngzhōngkuīànluóyīnquànsāng

zhīyányǎnxiánhuàshuǐpíngfēngshùbǎiji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阳朔县衙周围的宁静与田园生活。首句"石壁高深绕县衙"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和官署的隐秘,仿佛被自然山水环绕。"不离床衽自烟霞"则暗示了这里的官员过着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

"民耕紫芋为朝食,僧煮黄精代晚茶"两句展现了当地百姓的朴素生活,紫芋和黄精是寻常食物,但足以维生,反映出农耕社会的简朴。僧人煮黄精代替晚茶,更显出僧侣与民间的和谐共处。

"瀑布声中窥案牍,女萝阴里劝桑麻"进一步描绘了县衙内外的景象,官员在瀑布声中处理政务,而女萝蔓生的阴凉处则是农人们忙碌于种植桑麻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欲知言偃弦歌化,水墨屏风数百家"以诗意的语言总结,言偃是孔子弟子,以教化著称,此处暗指阳朔县的教化风气良好,数百户人家的水墨屏风画面,象征着这里的文人气息和艺术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阳朔县的自然风光、人民生活以及儒家教化的理想境界,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作者介绍

陶弼
朝代:宋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生辰:1015—1078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次韵王尉致香

客有知吾癖,能分一雪凉。

只将诗意思,自与梦商量。

竹密雨声隽,窗深山意长。

研朱对周易,老鼎亦英扬。

(0)

兰溪晚泊

岸岸芦花白,空江多月明。

一帘秋色老,千里暮云平。

寒入霜前韭,香传雨后橙。

烦诗题品看,此酒旧知名。

(0)

木犀·其三

羽觞和月嚼冰黄,自笑诗肠老更刚。

四出雪花些小大,五千书传一齐香。

君从底处移仙籍,日饮无何作醉乡。

风露清寒付谁可,携归天禄校偏旁。

(0)

山行·其二

诗卷空留紫翠间,风花飞絮岂堪攀。

埋云已笑梦中梦,敲月更烦山上山。

长短百年谁是主,死生一概匹如閒。

病馀勘破人间事,底用瞿昙说八还。

(0)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

妖蟆不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世事相违剧晴雨,人生何苦许悲欢。

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户重修白玉盘。

坐想西风万袍鹄,政飞健笔写琅玕。

(0)

宿不老山·其二

借得松风一觉眠,旋烧枯叶煮山泉。

人间蚁蛭王侯梦,不到梅花纸帐边。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