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入庭除,疏松散清影。
山深岚翠浓,露落衣裳冷。
当时月下人,踪迹同萍梗。
对月思所驩,此情空耿耿。
微月入庭除,疏松散清影。
山深岚翠浓,露落衣裳冷。
当时月下人,踪迹同萍梗。
对月思所驩,此情空耿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望月的情景,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中,与稀疏的松树交织出清幽的光影。山深之处,岚气浓郁,露珠滴落,衣裳为之寒凉。诗人回想起往昔月下与友人的欢聚时光,如今却只剩下自己,如同浮萍无根,孤独而哀伤。对着明月,心中涌起对往日欢乐的怀念,这份情感却只能默默藏于心底,无法释怀。
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月、松、山、露,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通过“当时月下人,踪迹同萍梗”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孤独现状的感慨。最后一句“对月思所驩,此情空耿耿”直抒胸臆,点明了主题——对往日欢乐的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深处的忧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引人深思。
夜雨昏昏欲雪天,数家灯火北山前。
乡心认作桑麻路,忽有湖船奏管弦。
欲作雪,先作雨,十月墐户入室处。
东作丰登未可期,南方瘴疠已堪禦。
去年雪不及腊间,霜天桃杏敷红颜。
今年夏竟无冰卖,富屋钱谩堆如山。
秋来数郡融风烈,万舍烟灰千屋拆。
骄阳失性化为霖,鞭蛟笞龙精髓竭。
救火救水不少閒,民生下土何其难。
此时早降六花瑞,时寒休徵犹可还。
雁低楼外彤云起,万里北风开爽气。
雨声一变为霰声,霰效前驱雪踵至。
古称民以食为天,天欲饱民殊易然,但恐燮理无真贤。
果能燮理得真贤,岂不一白二白三白年年当有年。